|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发展 | 第11-12页 |
| ·苹果树腐烂病的分布及危害 | 第11页 |
| ·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 第11-12页 |
| ·苹果树腐烂病无公害防治研究 | 第12-13页 |
| ·生物防治 | 第12页 |
| ·植物源农药防治 | 第12-13页 |
|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系统获得抗病的特点 | 第13页 |
| ·诱导因子种类 | 第13-14页 |
| ·防御酶系变化的研究 | 第14页 |
| ·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展望 | 第15页 |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WCT 在室内的抑菌试验和大田防治试验 | 第17-22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供试药剂 | 第17页 |
| ·供试菌种 | 第17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17页 |
| ·培养基 | 第17页 |
| ·方法 | 第17-18页 |
| ·室内抑菌试验 | 第17页 |
| ·田间药效试验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 ·室内抑菌结果 | 第18-21页 |
| ·田间药效结果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WCT 对苹果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22-26页 |
| ·材料 | 第22页 |
| ·供试植物和病原菌 | 第22页 |
| ·供试药剂 | 第22页 |
| ·方法 | 第22-23页 |
| ·苹果苗处理 | 第22页 |
| ·PPO 活性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POD 活性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WCT 对苹果叶片PPO 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 ·WCT 对苹果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 ·WCT 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3页 |
| ·小结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WCT 对苹果叶片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作用 | 第26-32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叶片匀浆蛋白的提取方法 | 第26页 |
| ·SDS-PAGE 不连续电泳方法 | 第26页 |
| ·蛋白纯化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26-27页 |
| ·质谱分析 | 第27页 |
| ·皿内蛋白试验 | 第27页 |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苹果叶片中蛋白的电泳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诱导蛋白纯化 | 第29-30页 |
| ·诱导蛋白鉴定 | 第30-31页 |
| ·皿内蛋白试验 | 第31页 |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2-34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WCT 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抑制作用 | 第32页 |
| ·WCT 对苹果叶片PPO,POD 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32页 |
| ·病程相关蛋白与抗病性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 附录 | 第38-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