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相关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第13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症状及菌体类型 | 第13-14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组成 | 第14-17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的分离鉴定方法 | 第17-18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的发生规律 | 第18-19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的防治方法 | 第19-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样品标本的采集 | 第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试剂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标本保存 | 第23页 |
| ·病原菌的分离和菌种保存 | 第23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菌体类型的初步划分 | 第23页 |
| ·致病性测定——室内接种测定 | 第23页 |
| ·病原菌多样性分析 | 第23-29页 |
| ·形态观察 | 第23-24页 |
|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24-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64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菌种的保存 | 第29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29页 |
| ·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检测 | 第29页 |
| ·其他寄主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测定 | 第29页 |
| ·病原菌菌体类型的初步划分 | 第29-30页 |
| ·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菌体类型划分 | 第29页 |
| ·其他寄主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征菌体类型的划分 | 第29-30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鉴定 | 第30-42页 |
| ·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ITS 系统发育 | 第30-34页 |
| ·柑橘类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ITS 系统发育 | 第34-37页 |
| ·李子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ITS 系统发育 | 第37-39页 |
| ·梨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ITS 系统发育 | 第39页 |
| ·其他寄主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的ITS 序列分析小结 | 第39-41页 |
| ·根据菌落形态将煤污病和蝇粪病菌株的初步划分归属 | 第41-42页 |
| ·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 第42-64页 |
| ·锥梗孢属Dissoconium | 第42-47页 |
| ·假小尾孢属Pseudocercosporella | 第47-51页 |
| ·异形孢属Xenostigmina | 第51-54页 |
| ·月盾霉属Peltaster | 第54-59页 |
| ·横断孢属Strelitziana | 第59-62页 |
| ·Zasmidium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附录 | 第73-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