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酯酶 | 第12-16页 |
1.1.1 酯酶的简介 | 第12-13页 |
1.1.2 酯酶的立体结构和催化机制 | 第13-15页 |
1.1.3 酯酶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生物素 | 第16-18页 |
1.2.1 生物素简介 | 第16-17页 |
1.2.2 生物素合成进展 | 第17-18页 |
1.3 分子克隆技术 | 第18-19页 |
1.4 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技术 | 第19-20页 |
1.4.1 同源建模 | 第19页 |
1.4.2 分子对接 | 第19-20页 |
1.5 微生物来源酶的筛选方法 | 第20-21页 |
1.6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巧克力微杆菌SIT101酯酶的筛选、表达及纯化 | 第22-4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2-27页 |
2.2.1 菌种和质粒 | 第22页 |
2.2.2 培养基 | 第22-23页 |
2.2.3 试剂(盒)及工具酶 | 第23-24页 |
2.2.4 溶液配置 | 第24-25页 |
2.2.5 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2.6 生物信息学网站及软件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2.3.1 基因组挖掘与计算机辅助初筛 | 第28页 |
2.3.2 巧克力微杆菌SIT101基因组的提取 | 第28-29页 |
2.3.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9-30页 |
2.3.4 PCR扩增目的基因与酶切 | 第30-32页 |
2.3.5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与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2.3.6 连接产物的转化与验证 | 第32-33页 |
2.3.7 重组菌的诱导与表达 | 第33页 |
2.3.8 重组酶的纯化 | 第33-34页 |
2.3.9 Bradford考马斯亮兰G-250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34-35页 |
2.3.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5页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35-46页 |
2.4.1 基因组挖掘与计算机辅助初筛 | 第35-41页 |
2.4.2 巧克力微杆菌SIT101基因组的提取 | 第41页 |
2.4.3 PCR、酶切与连接转化 | 第41-46页 |
2.4.4 重组酶的表达与纯化 | 第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重组巧克力微杆菌酯酶EstSITO1酶学性质的表征 | 第48-63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3.2.1 溶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3.2.2 底物 | 第49页 |
3.2.3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3.3.1 (4S,5R)-半甲酯的分析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51页 |
3.3.2 对p-NP ester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51页 |
3.3.3 底物特异性 | 第51页 |
3.3.4 EstSIT01对p-NPA的酶学性质检测 | 第51-52页 |
3.3.4.1 温度对重组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4.2 pH对重组酶活力的影响 | 第52页 |
3.3.4.3 不同无机盐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3.5 EstSIT01对生物素中间体二酯酶学性质的考察 | 第52-55页 |
3.3.5.1 (4S,5R)-半甲酯的标准反应条件 | 第52-53页 |
3.3.5.2 温度对酶法合成(4S,5R)-半甲酯的影响 | 第53页 |
3.3.5.3 pH对酶法合成(4S,5R)-半甲酯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5.4 不同无机盐离子对酶法合成(4S,5R)-半甲酯的影响 | 第54页 |
3.3.5.5 EstSIT01对生物素二甲酯动力学常数测定 | 第54-5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3.4.1 (4S,5R)-半甲酯的分析测定 | 第55-56页 |
3.4.2 EstSIT01酶学性质 | 第56-61页 |
3.4.2.1 底物特异性 | 第56-57页 |
3.4.2.2 温度对重组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2.3 pH对重组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3.4.2.4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3 酯酶EstSIT01对二甲酯动力学常数测定 | 第61-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