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 喹诺酮类抗生素概述 | 第11-17页 |
1.1 喹诺酮类抗生素发展与结构 | 第11-13页 |
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来源 | 第13-14页 |
1.3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环境风险 | 第14-15页 |
1.4 喹诺酮类抗生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 共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1 共代谢的概念 | 第17页 |
2.2 共代谢的机理研究 | 第17-18页 |
2.3 共代谢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2.4 共代谢的应用 | 第20页 |
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第20-25页 |
3.1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 | 第20-21页 |
3.2 微生物固定化的基本方法 | 第21-22页 |
3.3 微生物固定化的影响因素 | 第22页 |
3.4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 | 第22-24页 |
3.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第24-25页 |
3.6 PVA固定化微生物 | 第25页 |
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8页 |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诺氟沙星降解菌NOR-36的分离筛选及生长特性 | 第28-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菌株NOR-36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42-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NOR-36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降解途径研究 | 第50-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4.2 NOR-36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降解途径的研究 | 第5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5-58页 |
第五章 诺氟沙星共代谢降解菌NOR-36的联合固定化研究 | 第58-66页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67-68页 |
2.1 创新点 | 第67页 |
2.2 不足之处 | 第67页 |
2.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申请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