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16-27页 |
一、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6-21页 |
(一)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16-19页 |
(二)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二、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21-27页 |
(一)有利于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 第21-23页 |
(二)有利于反对“三股势力”与西方和平演变 | 第23-24页 |
(三)有利于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加强民族团结 | 第24-26页 |
(四)有利于保持国家边疆的稳定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第27-3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 第27-30页 |
(一)居住环境复杂,信息传播不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 | 第27页 |
(二)民族众多且差异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 | 第27-28页 |
(三)宗教与文化习俗独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当地风俗19 | 第28-29页 |
(四)西北边境地区是三股势力活动的重要场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 | 第29-30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性 | 第30-34页 |
(一)一些教育者教育方式形式化,缺乏创新性 | 第30-31页 |
(二)民族地区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是信教群众 | 第31-33页 |
(三)部分民族地区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4页 |
三、受教育者的特殊性 | 第34-37页 |
(一)西北民族地区部分群众观念落后,难以接受先进事物 | 第34-35页 |
(二)民族地区群众宗教意识较强,思想政治教育需具有长期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4页 |
一、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条件 | 第37-40页 |
(一)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率 | 第37-38页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38-39页 |
(三)对少数民族政工干部的培养成效显著 | 第39-40页 |
二、西北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0-44页 |
(一)忽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 第40-41页 |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 第41-42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依然比较落后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 第44-54页 |
一、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原则 | 第44-48页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原则 | 第45-46页 |
(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原则 | 第46-47页 |
(四)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原则 | 第47-48页 |
二、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 第48-54页 |
(一)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 第48-49页 |
(二)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心理 | 第49-51页 |
(三)积极运用网络科技,创新教育方法 | 第51-52页 |
(四)依法加强对民族事务与宗教活动的管理与服务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