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童话概念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童话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童话作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小学童话教学的研究 | 第15-17页 |
五、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一、童话 | 第18页 |
二、童话教学 | 第18-19页 |
三、小学中高年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小学中高年级童话教学的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童话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作用 | 第20-23页 |
一、提高其学习兴趣 | 第20-21页 |
二、培育其想象力、思维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 第21页 |
三、提升其审美能力与辨别是非能力 | 第21-22页 |
四、培养其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 第22页 |
五、丰盈其道德素养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童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一、童话入选文本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二、童话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0-57页 |
第一节 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童话选编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30-35页 |
一、童话在教材中的选编数量情况 | 第30-33页 |
二、所选童话的类型情况 | 第33页 |
三、所选童话的中心意旨 | 第33-34页 |
四、所选童话是否为原创作品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高年级学生对于童话相关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0页 |
一、对童话的喜好程度 | 第35-36页 |
二、童话对自身是否有帮助 | 第36-37页 |
三、对童话在教材中选编数量的看法 | 第37页 |
四、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童话的看法 | 第37-38页 |
五、关于自己学习童话的情况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中高年级教师对于童话相关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40-48页 |
一、是否关注两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 | 第40页 |
二、童话的重要性及是否赞同增加童话数量 | 第40-41页 |
三、关于童话教学理论与童话教学的情况 | 第41-47页 |
四、学生上童话课时的积极性与推荐童话作品的情况 | 第47页 |
五、是否重视学生的课外童话阅读与写作 | 第47-48页 |
第四节 中高年级学生家长对于童话相关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48-52页 |
一、家长对童话重要性的认识 | 第48-49页 |
二、关于购买童话作品 | 第49-50页 |
三、关于孩子在家阅读童话的情况 | 第50-51页 |
四、在家是否重视指导孩子阅读童话 | 第51-52页 |
第五节 对两位小学教师的访谈详情与分析 | 第52-57页 |
一、访谈对象教师 1——周老师 | 第52-54页 |
二、访谈对象教师 2——王老师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 第57-70页 |
第一节 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优化策略 | 第57-65页 |
一、提高自身的童话教学素养 | 第57-58页 |
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 第58-59页 |
三、指引学生改变童话价值观念 | 第59-60页 |
四、关注学生的课外童话阅读 | 第60-62页 |
五、指导学生进行童话写作 | 第62-65页 |
第二节 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家长的改进策略 | 第65-67页 |
一、改变对童话的错误认识 | 第65页 |
二、为孩子购买优秀的童话作品 | 第65-66页 |
三、为孩子树立阅读童话作品的优良典范 | 第66-67页 |
第三节 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67-70页 |
一、增加童话入选教材的数量 | 第67页 |
二、科学合理地分配入选文本的童话类型 | 第67-68页 |
三、削弱道德教化的倾向性,珍视学生的趣味 | 第68页 |
四、尽量维持原创童话的完整性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