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推进系统(发动机、推进器)论文--特种发动机论文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工作原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先进航天推进技术概述第10-13页
        1.2.1 先进化学推进第11页
        1.2.2 激光推进第11-12页
        1.2.3 核推进与反物质推进第12页
        1.2.4 电推进第12-13页
    1.3 电推进的发展与应用第13-14页
        1.3.1 电推进的发展历程第13页
        1.3.2 电推进的应用现状第13-14页
    1.4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概述第14-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基本理论第18-30页
    2.1 常用射频等离子体源第18-20页
        2.1.1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第18-19页
        2.1.2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第19页
        2.1.3 螺旋波耦合等离子体源第19-20页
    2.2 HPT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20-23页
        2.2.1 HPT的结构组成第20-22页
        2.2.2 HPT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3 等离子体加速方式第23-28页
        2.3.1 旋转电场加速第24页
        2.3.2 旋转磁场加速第24-25页
        2.3.3 有质动力离子回旋共振加速第25页
        2.3.4 惯性静电约束加速第25-26页
        2.3.5 磁喷管加速第26-27页
        2.3.6 离子栅极加速第27-28页
    2.4 HPT的未来优化设计思路第28-29页
        2.4.1 采用电负性气体放电第28页
        2.4.2 采用双阶栅极系统加速离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等离子体双层加速过程的PIC/MCC模拟第30-45页
    3.1 等离子体的PIC模型第30-35页
        3.1.1 PIC的基本思想和要点第30页
        3.1.2 PIC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3.1.3 PIC方法求解泊松方程第31-33页
        3.1.4 PIC方法求解电磁场方程第33-35页
    3.2 等离子体的MCC方法第35-38页
        3.2.1 MCC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要点第35页
        3.2.2 MCC方法处理粒子间碰撞问题第35-38页
    3.3 一维全粒子双层加速过程的PIC/MCC模拟第38-41页
        3.3.1 无电流双层模型第38-40页
        3.3.2 计算区域的建立第40页
        3.3.3 计算参数的选择第40-41页
        3.3.4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41页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1-44页
        3.4.1 加热区域对电子数密度及电势的影响分析第41-42页
        3.4.2 损失系数对电子数密度及电势的影响分析第42-43页
        3.4.3 气体压强对电子数密度及电势的影响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过程的模拟分析第45-56页
    4.1 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简介第45-46页
    4.2 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过程模拟分析第46-55页
        4.2.1 工质气体对HWP放电的影响第47-48页
        4.2.2 气体压强对HWP放电的影响第48-50页
        4.2.3 射频功率对HWP放电的影响第50-52页
        4.2.4 磁感应强度对HWP放电的影响第52-55页
    4.3 模拟结果分析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过程的实验研究第56-67页
    5.1 实验装置第56-61页
        5.1.1 高真空电推进实验平台第56-58页
        5.1.2 射频电源及射频匹配器第58-59页
        5.1.3 工质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第59页
        5.1.4 天线、石英管及磁场第59-61页
    5.2 实验内容第61-63页
        5.2.1 右旋天线放电实验第61-62页
        5.2.2 左旋天线放电实验第62页
        5.2.3 多圈天线放电实验第62-63页
        5.2.4 鞍天线放电实验第63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等离子体诊断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7-70页
    6.1 本文内容总结第67-68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A 高真空电推进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图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旋翼飞行器远程控制与跟踪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飞行器电机同步控制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