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四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页
    1.2 离线编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4 离线编程系统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离线编程关键技术及虚拟环境参数化设计第16-32页
    2.1 离线编程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第16-18页
        2.1.1 Solid Works二次开发第16页
        2.1.2 Solid Works二次开发工具第16页
        2.1.3 应用VB对Solid Works二次开发的方法第16页
        2.1.4 基于Access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第16-18页
    2.2 机器人参数化设计及工作环境的虚拟建模第18-31页
        2.2.1 基于Solid Works开发参数化建模方法第18-19页
        2.2.2 参数化模型简化第19页
        2.2.3 参数化设计结构第19-21页
        2.2.4 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第21-25页
        2.2.5 参数化装配约束设计第25-28页
        2.2.6 虚拟工作环境单元布局第28-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ADAMS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第32-46页
    3.1 机器人位姿的表示方法第32页
    3.2 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第32-37页
        3.2.1 D-H坐标建立方法第32-33页
        3.2.2 建立混联机器人D-H坐标系第33-36页
        3.2.3 D-H坐标的验证第36-37页
        3.2.4 机器人的正运动分析第37页
    3.3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分析第37-39页
        3.3.1 求解θ_1第38页
        3.3.2 求解θ_2和θ_3第38-39页
        3.3.3 求解θ_4第39页
    3.4 ADAMS运动学仿真第39-44页
        3.4.1 ADAMS应用软件功能介绍第39页
        3.4.2 ADAMS运动学仿真第39-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离线编程系统的轨迹规划算法第46-56页
    4.1 关节空间插补算法第46-50页
        4.1.1 三次多项式插值第46-47页
        4.1.2 高次多项式插值第47-48页
        4.1.4 基于时间最优的混联机器人的“P-T-P”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第48-50页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优化原理第50-52页
        4.2.1 遗传算法概述第50页
        4.2.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第50-51页
        4.2.3 基于时间最优的遗传算法轨迹优化步骤第51-52页
    4.3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2-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基于包围球的离线编程系统的碰撞检测算法第56-62页
    5.1 碰撞检测意义第56页
    5.2 碰撞检测分类第56页
    5.3 基于包围球的碰撞检测第56-58页
    5.4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包围球碰撞检测实例第58-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2-80页
    6.1 离线编程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第62-64页
        6.1.1 离线编程系统的模块组成第62页
        6.1.2 离线编程系统工作原理第62-63页
        6.1.3 四自由度离线编程系统登录设计第63-64页
    6.2 参数化建模及运动学模块设计第64-69页
        6.2.1 参数化建模第64-68页
        6.2.2 运动学分析及关键路径读取与计算模块第68-69页
    6.3 轨迹规划及优化模块第69-70页
    6.4 基于PMAC控制代码的自动编程模块第70-72页
        6.4.1 自动编程语言第70-71页
        6.4.2 自动编程作业流程第71-72页
    6.5 碰撞检测与状态监测模块第72-74页
    6.6 离线编程系统运动仿真实验第74-79页
    6.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闻网站首页视觉传播障碍研究
下一篇:基于压电叠堆的微动扫描平台控制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