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导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0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儿童社会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 社会化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 社会化 | 第19页 |
2. 儿童社会化 | 第19-20页 |
3. “80后”父母 | 第20-21页 |
二、调查地G县“80后”父母基本情况概述 | 第21-29页 |
(一) 调查地G县概况 | 第21页 |
(二) 父母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维度 | 第21-22页 |
(三) 调查地“80后”父母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1. “80后”父母的教育水平 | 第22-23页 |
2. “80后”父母收入状况 | 第23-24页 |
3. “80后”父母的教育认知与理念 | 第24页 |
4. 访谈个案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四) “80后”家庭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1. 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 | 第25页 |
2. 教养方式趋于民主化 | 第25-26页 |
3. 亲子关系趋于紧密化 | 第26-27页 |
4. 家庭氛围趋于和谐化 | 第27-29页 |
三、“80后”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正面影响探析 | 第29-35页 |
(一) “80后”父母更重视儿童学习态度 | 第29-30页 |
(二) 教育方式趋于民主 | 第30-32页 |
(三) 性别教育更加开放 | 第32-33页 |
(四) 培养儿童正确消费观 | 第33-34页 |
(五) 培养儿童性别平等意识 | 第34-35页 |
四、“80后”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探析 | 第35-39页 |
(一) 部分“80后”父母角色缺失,子女社会化滞后 | 第35页 |
(二) 父母忽视生活技能教育,子女生活能力欠缺 | 第35-36页 |
(三) 父母热衷电子产品,导致子女依赖电子产品 | 第36-37页 |
(四) 儿童与同龄人互动少,导致社会交往能力弱 | 第37-38页 |
(五) “80后”父母消极养育行为导致儿童消极性格的形成 | 第38-39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39-44页 |
(一) 结论 | 第39-40页 |
(二) 建议 | 第40-44页 |
1.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掌握基本生存技能 | 第40页 |
2. 强化父母角色意识,发挥父母榜样作用 | 第40-41页 |
3. 开设“80后”家长课程,强化家庭教育的指导 | 第41-42页 |
4. “80后”父母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第42页 |
5. “80后”父母为儿童创造与同龄群体交往的机会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