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山区公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山区公路车辆行驶速度特征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山区公路车辆行驶轨迹特征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数据处理 | 第17-27页 |
2.1 试验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页 |
2.2 试验研究方案 | 第17-21页 |
2.2.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17-19页 |
2.2.2 试验驾驶人 | 第19-20页 |
2.2.3 试验车辆 | 第20页 |
2.2.4 试验路段与试验环境 | 第20-21页 |
2.3 试验步骤 | 第21-22页 |
2.3.1 试验的准备 | 第21-22页 |
2.3.2 试验的实施 | 第22页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2-26页 |
2.4.1 试验数据的导出 | 第22-23页 |
2.4.2 速度数据的提取 | 第23-24页 |
2.4.3 轨迹数据的提取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山区双车道公路车辆行驶速度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43页 |
3.1 试验道路速度特性分析 | 第27-34页 |
3.1.1 无急弯平缓型道路行驶速度特性 | 第27-29页 |
3.1.2 无急弯短坡型道路行驶速度特性 | 第29-31页 |
3.1.3 多急弯起伏型道路行驶速度特性 | 第31-32页 |
3.1.4 多急弯长坡型道路行驶速度特性 | 第32-34页 |
3.2 弯道路段速度特性分析 | 第34-41页 |
3.2.1 弯道路段速度特性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3.2.2 单个弯道路段速度特性实例分析 | 第37-38页 |
3.2.3 连续弯道路段速度特性实例分析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山区双车道公路车辆轨迹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59页 |
4.1 典型路线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43-53页 |
4.1.1 平缓型路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4.1.2 平直型路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4.1.3 起伏急弯型路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47-50页 |
4.1.4 长下坡急弯型路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50-51页 |
4.1.5 长上坡多弯型路段轨迹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4.2 弯道路段轨迹特性 | 第53-57页 |
4.2.1 单个弯道路段轨迹特性实例分析 | 第53-55页 |
4.2.2 连续弯道路段轨迹特性实例分析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基于车辆行驶速度特征的弯道安全评价指标研究 | 第59-67页 |
5.1 车辆行驶速度概述 | 第59页 |
5.2 弯道安全评价指标MSRC的提出 | 第59-63页 |
5.3 MSRC与弯道事故率的关系研究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弯道路段车辆行驶轨迹最小半径分布特征研究 | 第67-77页 |
6.1 车辆行驶轨迹的形成 | 第67-68页 |
6.2 车辆行驶轨迹最小半径r_(min) | 第68-71页 |
6.3 弯道路段车辆行驶轨迹最小半径分布特征 | 第71-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