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选题背景第9-10页
        2.选题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1.理论联系实际法第13页
        2.文献研究法第13页
        3.问卷调查法第13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第14-18页
    (一)有利于弥补传统法治教育的缺陷第14-16页
    (二)有利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第16-17页
    (三)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第17-18页
二、互联网给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8-31页
    (一)互联网给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第18-20页
        1.拓展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时空范围第18-19页
        2.丰富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和资源第19页
        3.创新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19-20页
    (二)互联网给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第20-31页
        1.大学生易受到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第20-22页
        2.传统的法治教育方式受到冲击第22-23页
        3.高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受到挑战第23页
        4.大学生网络法治知识欠缺第23-31页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第31-51页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法治氛围第31-39页
        1.国家要加强网络环境监管第31-33页
        2.学校要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校园法治氛围第33-35页
        3.社会要营造守法、用法、崇法的法治氛围第35-39页
    (二)丰富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第39-42页
        1.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第39-40页
        2.强化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第40-41页
        3.改革课程教学和教材体系第41-42页
    (三)创新法治教育方式第42-49页
        1.创新课堂教育方式第43-44页
        2.开发一批法治教育型APP第44-45页
        3.借鉴国外法治教育方式第45-46页
        4.重视法治教育实践环节第46-49页
    (四)强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49-51页
        1.法治课要由法学专业教师授课第49页
        2.教师应熟练掌握并应用互联网技术第49-50页
        3.聘请公检法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或律师作为兼职教师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下一篇:中美一流大学本科生录取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