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国际商事仲裁异议权放弃规则概述 | 第13-21页 |
(一)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含义 | 第13-14页 |
1.异议权放弃一词的含义 | 第13-14页 |
2.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定义 | 第14页 |
(二)异议权放弃规则的种类 | 第14-17页 |
1.仲裁权利放弃规则 | 第14-16页 |
2.仲裁程序异议权放弃规则 | 第16-17页 |
3.仲裁裁决异议权放弃规则 | 第17页 |
(三)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基础与价值 | 第17-21页 |
1.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基础 | 第17-19页 |
2.异议权放弃规则的价值 | 第19-21页 |
二、仲裁权利放弃规则的适用分析 | 第21-29页 |
(一)仲裁权利及其行使方式 | 第21-22页 |
(二)判断放弃仲裁权利的机构和法律适用 | 第22-23页 |
1.当事人对待仲裁的行为 | 第22页 |
2.当事人在法院的行为 | 第22-23页 |
(三)判断放弃仲裁权利的标准 | 第23-29页 |
1.主观标准——当事人知道自己享有仲裁权利 | 第23-24页 |
2.客观标准——当事人的行为与其行使的仲裁权利相悖 | 第24-29页 |
三、仲裁程序异议权放弃规则的适用分析 | 第29-37页 |
(一)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的判定标准 | 第29-34页 |
1.仲裁程序瑕疵 | 第29-32页 |
2.当事人知道程序瑕疵 | 第32-33页 |
3.当事人没有及时提出异议 | 第33-34页 |
(二)适用放弃异议权规则的后果 | 第34-37页 |
1.补正仲裁程序的正当性 | 第34页 |
2.当事人丧失异议权 | 第34-37页 |
四、仲裁裁决异议权放弃规则的适用分析 | 第37-41页 |
(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权利及其放弃 | 第37-39页 |
1.提出异议权的途径 | 第37-38页 |
2.提出异议权的理由 | 第38-39页 |
3.放弃异议的后果 | 第39页 |
(二)申请拒绝执行仲裁裁决权利及其放弃 | 第39-41页 |
1.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适用 | 第39-40页 |
2.放弃申请拒绝执行仲裁裁决的后果 | 第40-41页 |
五、我国有关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实践与完善 | 第41-49页 |
(一)仲裁异议权放弃规则的立法 | 第41-44页 |
1.立法层面上的不完善 | 第41-43页 |
2.法律规则适用上的不统一 | 第43-44页 |
(二)仲裁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完善 | 第44-49页 |
1.“异议权放弃条款”的确立 | 第45-46页 |
2.采取混合式条款设置默示,彰显体系协调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