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上合理预见规则适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合理预见规则概述 | 第9-19页 |
一、合理预见规则的理论、立法及判例 | 第9-11页 |
二、合理预见规则的性质 | 第11-14页 |
(一) 合理预见规则性质的各种学说 | 第11-13页 |
(二) 合理预见规则性质学说的评析 | 第13-14页 |
三、合理预见规则的现实价值 | 第14-17页 |
(一) 意思自治的法律理念 | 第14-15页 |
(二) 公平的价值取向 | 第15-16页 |
(三) 效率的现实追求 | 第16-17页 |
四、合理预见规则与完全赔偿原则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合理预见能力问题 | 第19-37页 |
一、预见主体的确定 | 第19-21页 |
(一) 预见主体的不同观点 | 第19-20页 |
(二) 预见主体不同观点的评析 | 第20-21页 |
二、“合理预见”的判断标准 | 第21-29页 |
(一) 判断标准的理论与立法例 | 第22-24页 |
(二) 主客观判断标准的适用路径 | 第24-27页 |
(三) 合理预见标准的确定 | 第27-29页 |
三、预见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一) 主观因素 | 第29-32页 |
(二) 客观因素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范围 | 第37-54页 |
一、合理预见规则限制的损失范围 | 第37-47页 |
(一) 合理预见规则不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 第37-39页 |
(二) 违约责任体系下的适用范围 | 第39-42页 |
(三) 合理预见规则适用的例外 | 第42-45页 |
(四) 评析:范围的确定——只针对可得利益损失 | 第45-47页 |
二、可得利益损失下合理预见规则的具体适用 | 第47-54页 |
(一) 合理预见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 | 第47-48页 |
(二) 合理预见的可得利益损失的内容 | 第48-50页 |
(三) 合理预见的可得利益损失的类型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