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追续权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追续权概述第12-23页
 第一节 追续权的概念第12-14页
  一、追续权属于著作财产权第12-13页
  二、追续权属于独立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以外的一种著作权利第13-14页
 第二节 追续权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4-15页
 第三节 追续权制度的法理分析第15-16页
 第四节 追续权的性质第16-20页
  一、追续权是财产权第16-17页
  二、追续权是相对权第17-18页
  三、追续权是请求权第18页
  四、追续权是期待权第18-19页
  五、追续权是专属权第19-20页
 第五节 追续权的特征第20-23页
  一、追续权的不可转让性第20-21页
  二、追续权是不可预先放弃的第21页
  三、追续权的可继承性第21-23页
第二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法律、国际公约中追续权制度比较研究第23-31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3-28页
  一、法国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3-25页
  二、德国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5-26页
  三、意大利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6-27页
  四、欧盟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7页
  五、我国澳门地区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7-28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8-29页
  一、英国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8页
  二、美国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8-29页
  三、澳大利亚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9页
 第三节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中追续权制度考察第29-31页
第三章 追续权制度本体问题探讨第31-47页
 第一节 追续权法律关系第31-37页
  一、追续权法律关系的主体第32-34页
  二、追续权法律关系的内容第34-35页
  三、追续权法律关系的客体第35-37页
 第二节 追续权法律关系的变动及原因第37-39页
  一、追续权法律关系的发生第37-38页
  二、追续权法律关系的变更第38页
  三、追续权法律关系的消灭第38-39页
  四、追续权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第39页
 第三节 追续权的物质载体第39-41页
 第四节 作品著作权与作品载体所有权的冲突及平衡第41-44页
 第五节 追续权与权利穷竭的关系第44-45页
 第六节 追续权行使模式探讨第45-47页
第四章 我国追续权法律制度的构想第47-55页
 第一节 我国建立追续权制度的必要性第47-48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艺术品质高量多第47页
  二、全球艺术品贸易的发展,我国大量优秀作品被外国人购买并转让第47-48页
  三、艺术界和法律界认识到保护我国作者合法权益的迫切性第48页
 第二节 我国建立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第48-50页
  一、我国著作权和拍卖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追续权制度的实施作了软件基础第48-49页
  二、我国艺术品市场日趋完善和发达、为追续权制度的实施作了硬件基础第49页
  三、国外成熟的追续权法律制度实践,为我国提供了必要经验第49-50页
 第三节 我国追续权制度的原则第50页
  一、公平原则第50页
  二、诚实信用原则第50页
 第四节 我国追续权制度的具体设计第50-55页
  一、我国追续权立法目的和应采用的方式第50-51页
  二、我国追续权的立法定义及性质第51页
  三、追续权法律关系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粹经济损失救济问题研究
下一篇:合同法上合理预见规则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