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1 土地督察研究 | 第15-16页 |
1.2.2 耕地保护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土地政策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 第17-19页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5.3 数据来源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土地督察制度耕地保护绩效的理论框架 | 第25-39页 |
2.1 相关关键词的概念 | 第25-27页 |
2.1.1 行政监督、行政监察 | 第25-26页 |
2.1.2 土地监察 | 第26页 |
2.1.3 土地督察 | 第26-27页 |
2.2 基于大数据的土地督察与土地违法的关系 | 第27-36页 |
2.2.1 大数据简介 | 第27-29页 |
2.2.2 土地督察关注度与土地违法关注度的关系 | 第29-33页 |
2.2.3 土地督察关注度与土地违法案件的关系 | 第33-36页 |
2.3 土地督察对耕地保护的影响机制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基于省级层面的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 | 第39-48页 |
3.1 我国年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 第39-41页 |
3.2 倾向值匹配方法 | 第41页 |
3.3 变量选择 | 第41-42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3.4.1 倾向值匹配的估计结果 | 第42-45页 |
3.4.2 土地督察对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效果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基于省级层面的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实施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 | 第48-63页 |
4.1 本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涉及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 第48-51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51-52页 |
4.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土地督察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 | 第52-56页 |
4.3.1 模型设定 | 第52页 |
4.3.2 效果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4.3.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4.3.4 土地督察对本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中涉及耕地面积的效果评价 | 第55-56页 |
4.4 基于PSM分析方法的土地督察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 | 第56-61页 |
4.4.1 平衡性检验 | 第56-59页 |
4.4.2 倾向值匹配估计结果与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4.5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基于市级层面的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对年内减少耕地面积的影响 | 第63-80页 |
5.1 我国年内减少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 第66-67页 |
5.2 变量选择 | 第67-68页 |
5.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土地督察对年内耕地减少面积的影响 | 第68-73页 |
5.3.1 模型设定 | 第68-69页 |
5.3.2 效果评价方法 | 第69-70页 |
5.3.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5.3.4 土地督察对年内耕地减少面积的效果评价 | 第72-73页 |
5.4 基于PSM分析方法的土地督察对年内耕地减少面积的影响 | 第73-77页 |
5.4.1 平衡性检验 | 第73-76页 |
5.4.2 倾向值匹配估计结果与效果分析 | 第76-77页 |
5.5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0-8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81-82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