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

四轮驱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分析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驱动防滑系统的研究历程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3 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第14-16页
        1.3.1 四轮驱动原理第14-16页
        1.3.2 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防滑第16页
    1.4 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6-19页
        1.4.1 国外ASR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7-19页
        1.4.2 国内ASR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9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驱动防滑的基本原理和整车模型的建立第21-31页
    2.1 ASR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结构第21-23页
    2.2 汽车动力学模型第23-30页
        2.2.1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3-25页
        2.2.2 发动机模型第25-26页
        2.2.3 轮胎模型第26-28页
        2.2.4 传动系统模型第28-29页
        2.2.5 制动系统模型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ASR的控制策略与路面识别方法的确定第31-43页
    3.1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第31-33页
        3.1.1 发动机输出力矩控制第31-32页
        3.1.2 驱动轮制动力矩控制第32页
        3.1.3 差速器锁止控制第32页
        3.1.4 电控悬架车轮载荷调配控制第32-33页
        3.1.5 离合器或变速箱控制第33页
    3.2 发动机输出转矩与制动力矩的控制原则第33-34页
        3.2.1 起步及加速初期的控制第33-34页
        3.2.2 中速行驶工况的控制第34页
        3.2.3 高速行驶工况的控制第34页
    3.3 路面识别方法的确定第34-42页
        3.3.1 基于模糊理论的路面识别的原理第35-36页
        3.3.2 各驱动轮滑转率和路面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第36页
        3.3.3 标准曲线的获得第36-38页
        3.3.4 路面识别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8-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驱动防滑控制器的设计第43-55页
    4.1 几种常见的驱动防滑控制算法介绍第43-45页
    4.2 PID控制算法第45-47页
        4.2.1 模拟PID控制算法第45-46页
        4.2.2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46-47页
    4.3 模糊PID控制算法第47-54页
        4.3.1 ASR模糊控制的原理第47-48页
        4.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8-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分析第55-75页
    5.1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的介绍第55-56页
    5.2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6-64页
        5.2.1 发动机仿真模型第56-57页
        5.2.2 轮胎仿真模型第57-59页
        5.2.3 传动系统模块第59-60页
        5.2.4 制动系统模块第60-61页
        5.2.5 滑转率控制模块第61-62页
        5.2.6 最佳滑转率识别模块第62-63页
        5.2.7 整车模型第63-64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4-73页
        5.3.1 均一低附着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65-67页
        5.3.2 分离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67-69页
        5.3.3 对接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69-72页
        5.3.4 控制算法仿真总结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全文总结第75-76页
    6.2 后续研究及工作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研究
下一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算法分析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