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3页 |
1.1 二硫化钼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 第21-25页 |
1.1.1 二硫化钼的结构 | 第21-23页 |
1.1.2 二硫化钼的性质和功能 | 第23-25页 |
1.2 二硫化钼纳米片和纳米管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1.2.1 水/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 | 第26-27页 |
1.2.2 剥离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片 | 第27页 |
1.2.3 气相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管 | 第27页 |
1.2.4 模板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管 | 第27-28页 |
1.2.5 前驱物的纳米线煅烧法制备MoS_2纳米管 | 第28-29页 |
1.2.6 催化法制备二硫化钼纳米管 | 第29页 |
1.3 二硫化钼的应用 | 第29-32页 |
1.3.1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中催化I_3~-/I~-的转化反应 | 第29-30页 |
1.3.2 二硫化钼在光催化反应中用作催化剂 | 第30-31页 |
1.3.3 二硫化钼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催化剂 | 第31-32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多孔二硫化钼剥离片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3-45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2.1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33页 |
2.2.2 多孔二硫化钼剥离片的合成 | 第33-34页 |
2.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组装 | 第34页 |
2.2.4 样品的表征及光伏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2.3.1 形貌和结构特征 | 第35-38页 |
2.3.2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 第38-39页 |
2.3.3 循环伏安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39-40页 |
2.3.4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2.3.5 IPCE测试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 CNTs-MoS_2同轴纳米管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45-63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3.2.1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46页 |
3.2.2 前驱体((NH_4)_2MOS_4)的合成 | 第46页 |
3.2.3 CNTs-MoS_2-carbon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组装 | 第47页 |
3.2.5 样品的表征及光伏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3.3.1 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48-55页 |
3.3.2 电化学研究 | 第55-59页 |
3.3.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 第59-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叶形二硫化钼纳米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 | 第63-77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4.2.1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63页 |
4.2.2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合成 | 第63-64页 |
4.2.3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表征 | 第64页 |
4.2.4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4.3.1 形貌与结构 | 第64-68页 |
4.3.2 深UV-visible-NIR吸收光谱 | 第68-69页 |
4.3.3 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 | 第69-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通过二硫化钼辅助原位合成载银碳纳米管及其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 第77-89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5.2.1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78页 |
5.2.2 载银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78页 |
5.2.3 材料表征 | 第78页 |
5.2.4 抗菌性能测试 | 第78-7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5.3.1 均质CNTs-MoS_2的形貌 | 第79页 |
5.3.2 载银碳纳米管的形貌 | 第79-81页 |
5.3.3 载银碳纳米管的结构与表面成分 | 第81-85页 |
5.3.4 UV-Vis吸收性能 | 第85-86页 |
5.3.5 抗菌性能研究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二硫化钼纳米管的制备及其与银的复合 | 第89-103页 |
6.1 引言 | 第8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9-90页 |
6.2.1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89页 |
6.2.2 二硫化钼纳米管的可控合成 | 第89-90页 |
6.2.3 二硫化钼纳米管载银 | 第90页 |
6.2.4 材料表征 | 第9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2页 |
6.3.1 MoS_2纳米管的可控合成 | 第90-97页 |
6.3.2 二硫化钼纳米管负载银 | 第97-101页 |
6.3.3 UV-visible-NIR漫反射光谱 | 第101-10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03-104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4页 |
7.3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