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棉病虫害论文

转哈茨木霉双几丁质酶基因(Ech42+Nag70)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1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第15-19页
        1.1.1 黄萎病的致病机理第15-16页
        1.1.2 棉花抗黄萎病的遗传方式第16-17页
        1.1.3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 棉花遗传转化常用技术第19-23页
        1.2.1 农杆菌介导法第19-20页
        1.2.2 花粉管通道法第20-22页
        1.2.3 基因枪法第22-23页
    1.3 棉花遗传转化的成就第23-26页
        1.3.1 转基因抗虫棉第24-25页
        1.3.2 转基因彩色棉第25-26页
        1.3.3 抗逆及品质改良转基因棉花第26页
    1.4 几丁质酶基因及其应用第26-28页
        1.4.1 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第27页
        1.4.2 木霉胞壁降解酶基因第27-2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转哈茨木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0-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2.1.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1.2 实验试剂第31页
        2.1.3 实验仪器第31页
        2.1.4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31页
        2.1.5 实验方法第31-3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2.2.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5-36页
        2.2.2 植物表达载体的PCR验证第36-37页
    2.3 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转哈茨木霉基因棉花株系的获得第38-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47页
        3.1.1 实验材料第38-39页
        3.1.2 实验试剂第39页
        3.1.3 培养基第39页
        3.1.4 实验仪器第39-40页
        3.1.5 实验方法第40-43页
        3.1.6 转哈茨木霉基因Ech42和Nag70植株的PCR鉴定第43-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3.2.1 草铵膦筛选转基因植株的最适浓度第47页
        3.2.2 草铵膦筛选转基因幼苗第47-50页
        3.2.3 抗草铵膦植株的PCR分析第50-51页
        3.2.4 Southern blot分析第51页
    3.3 讨论第51-54页
第四章 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鉴定第54-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4.1.1 试验材料第54页
        4.1.2 仪器和试剂第54页
        4.1.3 培养基第54-55页
        4.1.4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检测第55-5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4.2.1 转基因植株抗病性的活体检测表现第57-59页
        4.2.2 转基因植株抗病性的离体检测表现第59页
        4.2.3 转基因植株内切、外切几丁质酶活性的表现第59-60页
    4.3 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Rpi-blb2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下一篇:稻瘟病菌MoSom1剪切异构体、PKA磷酸化位点及含LisH模体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