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绪论-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综述 | 第8-20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概述 | 第9-10页 |
1.3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的特点 | 第10-14页 |
1.3.1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 | 第10-12页 |
1.3.2 已鉴定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 | 第12-14页 |
1.4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的免疫反应 | 第14-17页 |
1.4.1 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反应 | 第14-16页 |
1.4.2 效应因子诱导的免疫反应 | 第16-17页 |
1.5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17-18页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Rpi-blb2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 第20-35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2.1 数据收集和Rpi-blb2同源基因的鉴定 | 第21-22页 |
2.2.2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2.2.3 PCR扩增和DNA序列鉴定 | 第22-23页 |
2.2.4 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3-24页 |
2.3 结果 | 第24-32页 |
2.3.1 茄科中Rpi-blb2同源基因的特征 | 第24-25页 |
2.3.2 马铃薯、番茄和辣椒中Rpi-blb2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25-26页 |
2.3.3 马铃薯中LRR区域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26-29页 |
2.3.4. LRR区域受到多样性选择的作用 | 第29-32页 |
2.4. 讨论 | 第32-34页 |
2.4.1. 种内和种间拷贝数目的差异 | 第32页 |
2.4.2 LRR区域的多样性选择 | 第32-33页 |
2.4.3 新抗病基因的预测 | 第33-34页 |
2.5.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