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通信安全协议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RFID系统介绍 | 第13-21页 |
2.1 RFID系统构成 | 第13-15页 |
2.1.1 标签 | 第13-15页 |
2.1.2 阅读器 | 第15页 |
2.1.3 后端数据库 | 第15页 |
2.2 RFID系统的原理 | 第15-16页 |
2.3 RFID标准介绍 | 第16-17页 |
2.4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2.4.1 RFID系统通信模型 | 第18-19页 |
2.4.2 RFID系统的安全模型 | 第19-20页 |
2.4.3 RFID系统的安全攻击方式与手段 | 第20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RFID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 | 第21-32页 |
3.1 基于物理方法的安全机制 | 第21-23页 |
3.2 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机制 | 第23-30页 |
3.3 密码安全协议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AES加密算法和Hash函数 | 第32-40页 |
4.1 AES加密算法 | 第32-37页 |
4.1.1 AES算法 | 第33-34页 |
4.1.2 AES算法的实现 | 第34-36页 |
4.1.3 AES算法的优点 | 第36-37页 |
4.2 Hash算法 | 第37-39页 |
4.2.1 Hash算法的实现 | 第38-39页 |
4.2.2 Hash函数的应用 | 第39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改进的RFID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40-47页 |
5.1 安全认证协议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第40页 |
5.2 基于改进加密协议的设计思路和算法 | 第40-43页 |
5.2.1 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5.2.2 改进安全协议设计 | 第42-43页 |
5.3 该协议可实现性分析 | 第43-44页 |
5.4 复杂度分析 | 第44-45页 |
5.5 安全性分析 | 第45页 |
5.6 与其它安全协议的比较 | 第45-46页 |
5.7 本章总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改进协议的安全性证明 | 第47-52页 |
6.1 BAN逻辑概况 | 第47-48页 |
6.2 BAN逻辑的语法 | 第48-50页 |
6.3 协议的证明过程 | 第50-51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改进协议的仿真实现 | 第52-60页 |
7.1 基本结构 | 第52页 |
7.2 协议流程 | 第52-54页 |
7.3 改进协议软件模拟功能 | 第54页 |
7.4 改进协议软件实现 | 第54-59页 |
7.4.1 后端服务器端 | 第54-55页 |
7.4.2 阅读器端 | 第55-57页 |
7.4.3 标签端 | 第57-59页 |
7.5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