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嵌入式中转器的总体设计 | 第17-26页 |
2.1 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嵌入式中转器的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2 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嵌入式中转器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4页 |
2.2.1 嵌入式中转器的硬件平台选择 | 第19-20页 |
2.2.2 嵌入式中转器的操作系统选择 | 第20-21页 |
2.2.3 嵌入式中转器的总体框图 | 第21-22页 |
2.2.4 主要芯片选型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嵌入式中转器的硬件设计 | 第26-52页 |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26-42页 |
3.1.1 最小系统电路 | 第26-35页 |
3.1.2 串口电路 | 第35-37页 |
3.1.3 网口电路 | 第37-38页 |
3.1.4 RTC电路 | 第38-40页 |
3.1.5 调试及其它接口电路 | 第40-42页 |
3.2 PCB设计与实现 | 第42-50页 |
3.2.1 多层PCB设计流程 | 第42-43页 |
3.2.2 中转器的PCB设计 | 第43-49页 |
3.2.3 实物图 | 第49-50页 |
3.2.4 在调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对策 | 第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嵌入式中转器的软件设计 | 第52-71页 |
4.1 软件设计思路 | 第52-53页 |
4.2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 第53-55页 |
4.2.1 硬件环境搭建 | 第53页 |
4.2.2 相关调试工具 | 第53-54页 |
4.2.3 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4-55页 |
4.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第55-63页 |
4.3.1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55-58页 |
4.3.2 Linux内核移植与制作 | 第58-59页 |
4.3.3 文件系统移植与制作 | 第59-61页 |
4.3.4 设备驱动的移植 | 第61-63页 |
4.4 系统总体通信的程序设计 | 第63-71页 |
4.4.1 程序总流程图设计 | 第63-64页 |
4.4.2 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64-67页 |
4.4.3 网络连接的实现 | 第67-68页 |
4.4.4 数据转换的实现 | 第68-70页 |
4.4.5 本章小节 | 第70-71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1-79页 |
5.1 最小系统调试 | 第71页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1-76页 |
5.2.1 网口测试 | 第72-73页 |
5.2.2 串口测试 | 第73-74页 |
5.2.3 数据中转及整体测试 | 第74-76页 |
5.3 性能测试 | 第76-78页 |
5.3.1 功耗测试 | 第76页 |
5.3.2 超级电容放电测试 | 第76-77页 |
5.3.3 可靠性测试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5-86页 |
附录B (公示的专利) | 第86-87页 |
附录C 部分程序代码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