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0-1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理论发展与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理论发展 | 第12-16页 |
2.1.1 传统失业理论发展 | 第12-14页 |
2.1.2 DMP模型的发展 | 第14-16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2.1 DMP理论相关文献 | 第16-17页 |
2.2.2 城乡收入差距与失业率相关文献 | 第17-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对DMP模型的拓展研究 | 第21-37页 |
3.1 DMP模型城镇拓展 | 第21-29页 |
3.1.1 从员工角度进行分析 | 第21-23页 |
3.1.2 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 | 第23-24页 |
3.1.3 构建均衡模型 | 第24-29页 |
3.2 城乡差距纳入均衡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9-30页 |
3.3 DMP模型农村拓展 | 第30-34页 |
3.4 城乡收入与失业率关系 | 第34-36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失业率的实证分析 | 第37-55页 |
4.1 我国真实失业率的估算 | 第37-43页 |
4.1.1 中国失业率情况 | 第37-39页 |
4.1.2 失业率测算方法 | 第39-40页 |
4.1.3 失业率估计 | 第40-43页 |
4.2 托达罗模型验证 | 第43-45页 |
4.3 基于DMP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45-53页 |
4.3.1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工资差距的关系 | 第45-46页 |
4.3.2 城乡收入差距与失业率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3.3 城乡DMP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1.1 DMP模型可以有效拓展到城乡收入差距领域 | 第55页 |
5.1.2 城乡收入差距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正向性关联 | 第55-56页 |
5.1.3 城乡劳动力特征差异和边际劳动生产水平决定城乡收入差距 | 第56页 |
5.1.4 员工智慧水平和失业补偿都具有双向性影响且前者权重更大 | 第56页 |
5.2 建议 | 第56-57页 |
5.2.1 拓宽DMP模型在失业理论上的广度以解决更多问题 | 第56-57页 |
5.2.2 政策优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就业优先于调整失业补偿 | 第57页 |
5.2.3 城镇化以增加边际生产水平为基础,切勿盲目城镇化 | 第57页 |
5.2.4 政策优先“公平议价”也要保证“失业补贴的均衡” | 第5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