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构造解释工具软件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1.6 论文组织第14-15页
第二章 系统分析设计第15-28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软件业务需求分析第15-17页
        2.2.1 软件业务流程第15-16页
        2.2.2 软件开发目标第16-17页
        2.2.3 系统运行环境第17页
    2.3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第17-21页
        2.3.1 数据管理第18-19页
        2.3.2 显示功能需求第19-20页
        2.3.3 构造解释功能第20-21页
    2.4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第21-22页
    2.5 软件组件模型第22-27页
        2.5.1 二维显示组件第22-24页
        2.5.2 数据模型第24-25页
        2.5.3 交互解释模块第25-26页
        2.5.4 盒子视图第26-27页
    2.6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数据管理第28-41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SEG-Y格式地震数据导入第28-31页
    3.3 层位、断层导入第31-33页
    3.4 数据模型内存管理及存储方式第33-38页
        3.4.1 文件存储结构第33-34页
        3.4.2 数据在内存中的管理第34-38页
    3.5 地震数据存储结构第38-39页
    3.6 层位、断层等数据存储结构第39-40页
    3.7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地震剖面显示第41-54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结构设计第41页
    4.3 波形、变面积方式地震剖面显示第41-47页
        4.3.1 地震道宽度大于5个像素时绘制方法第43-44页
        4.3.2 地震道宽度大于3同时小于 5第44-45页
        4.3.3 地震道宽度小于 3第45-47页
    4.4 变密度剖面显示第47-49页
        4.4.1 色表第47-48页
        4.4.2 变密度剖面显示方法第48-49页
    4.5 剖面显示中的图层管理第49-51页
    4.6 盒子视图第51-53页
    4.7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构造解释第54-64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消息机制第54-55页
    5.3 多点触控手势分类第55-57页
    5.4 基于QT的手势识别第57-59页
    5.5 视图反馈第59-60页
    5.6 构造解释第60-62页
        5.6.1 层位解释第61页
        5.6.2 断层解释第61-62页
    5.7 系统测试第62-63页
    5.8 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光与被动光相融合的快速三维测量技术研究
下一篇:机电公司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