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出口贸易关联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绪论第12-19页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0.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0.1.2 研究意义第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0.2.1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联相关研究第13-15页
        0.2.2 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关联相关研究第15页
        0.2.3 运价指数相关研究第15-16页
        0.2.4 研究现状评述第16-17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0.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0.3.2 研究方法第18页
    0.4 本文创新点第18-19页
1 相关理论分析第19-25页
    1.1 国际物流的相关理论第19-20页
        1.1.1 国际物流概述第19-20页
        1.1.2 国际物流成本概念第20页
        1.1.3 SCFI相关概念第20页
    1.2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0-21页
    1.3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1-22页
    1.4 运价指数与国际贸易关联度理论分析第22-25页
        1.4.1 运价指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22-23页
        1.4.2 国际贸易对航运指数的影响第23-25页
2 上海航运市场与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第25-32页
    2.1 航运市场现状第25-29页
        2.1.1 我国航运市场概况第25-26页
        2.1.2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概况第26-29页
    2.2 上海出口贸易现状第29-32页
        2.2.1 上海出口贸易总量第29-30页
        2.2.2 上海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第30-31页
        2.2.3 上海出口贸易地区结构第31-32页
3 SCFI综合运价指数与出口贸易关联度实证分析第32-39页
    3.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第32-33页
        3.1.1 单位根检验第32页
        3.1.2 VAR模型估计第32-33页
        3.1.3 协整检验第33页
        3.1.4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3页
    3.2 综合运价指数与出口贸易关联度实证分析第33-39页
        3.2.1 指标选取第33-34页
        3.2.2 单位根检验第34-35页
        3.2.3 协整检验第35-36页
        3.2.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第36-37页
        3.2.5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7-39页
4 SCFI分航线运价指数与出口贸易关联度实证分析第39-64页
    4.1 西部航线实证分析第39-47页
        4.1.1 实证分析数据结果第39-40页
        4.1.2 欧洲地区航线实证分析第40-42页
        4.1.3 波斯湾地区航线实证分析第42-43页
        4.1.4 西非航线实证分析第43-45页
        4.1.5 南非航线实证分析第45-47页
    4.2 中部航线实证分析第47-58页
        4.2.1 实证分析数据结果第47-48页
        4.2.2 澳大利亚航线实证分析第48-50页
        4.2.3 日本航线实证分析第50-52页
        4.2.4 东南亚地区航线实证分析第52-53页
        4.2.5 韩国航线实证分析第53-55页
        4.2.6 台湾航线实证分析第55-57页
        4.2.7 香港航线实证分析第57-58页
    4.3 东部航线实证分析第58-64页
        4.3.1 实证分析数据结果第58-59页
        4.3.2 美国航线实证分析第59-61页
        4.3.3 南美地区航线实证分析第61-64页
5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第64-69页
    5.1 实证结果分析第64-67页
    5.2 航运市场发展建议第67-69页
        5.2.1 合理分配运力和调整营销策略第67页
        5.2.2 根据国家政策倾向制定经营策略第67-68页
        5.2.3 科学计算运价指数第68页
        5.2.4 充分发挥运价指数的功能第68-69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9-72页
    6.1 研究结论第69-71页
    6.2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个人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材料模型与局部形状对船冰碰撞影响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景观水体调研及富营养化控制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