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邕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章 邕剧发展概况第15-29页
 第一节 邕剧的产生第15-17页
  一、 邕剧产生的环境第16-17页
  二、 邕剧产生的过程第17页
 第二节 邕剧与桂剧、粤剧的关系第17-21页
 第三节 邕剧的发展第21-29页
  一、 清末民初的全盛期第21-24页
  二、 民国战时的衰落期第24-25页
  三、 建国后的新生期第25-27页
  四、 文革后的复兴期第27-29页
第二章 邕剧的文化价值第29-50页
 第一节 邕剧的行业习俗第29-36页
  一、 行业神信仰第29-31页
  二、 禁忌习俗第31-32页
  三、 驱邪纳吉习俗第32-34页
  四、 其他演出习俗第34-36页
 第二节 邕剧的剧目及内容第36-41页
  一、 传统剧目第37-40页
  二、 移植剧目第40-41页
  三、 现代剧目第41页
 第三节 邕剧的排场艺术第41-45页
  一、 排场戏的来历第42页
  二、 邕剧排场艺术的特点第42-44页
  三、 邕剧排场艺术类型分析第44-45页
 第四节 邕剧的社会功能第45-50页
  一、 娱乐功能第46页
  二、 教化功能第46-48页
  三、 传承功能第48-50页
第三章 邕剧传承现状第50-66页
 第一节 剧团状况第50-59页
  一、 国营专业剧团现状第50-56页
  二、 民间业余剧团现状第56-59页
 第二节 邕剧的生存方式第59-66页
  一、 “两下锅”第59-60页
  二、 以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存在第60-63页
  三、 与民俗节庆相结合而生存第63-66页
第四章 邕剧的保护与发展第66-77页
 第一节 保护与发展邕剧的意义第66-68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第66-67页
  二、 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第67-68页
 第二节 邕剧的保护和发展的对策措施第68-77页
  一、 “从上到下”的保护措施第69-73页
  二、 “由内而外”的发展思路第73-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一 破台登殿第83-86页
附录二 邕剧传承人简介第86-88页
附录三 2012 年“惠民工程百戏下乡”演出节目单第88-89页
附录四 2012年南宁市惠民工程“百戏下乡”粤剧邕剧团任务表(4 月份)第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第89-90页
致谢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目的论看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的“名正言顺”
下一篇:广西兴安华江瑶乡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