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广西兴安华江瑶乡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插图第10-15页
绪论第15-23页
 一、 选题缘由第15-16页
 二、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6-17页
 三、 研究现状综述第17-21页
 四、 研究主要方法第21页
 五、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第21-23页
第一章 华江瑶族乡生态环境及经济状况第23-31页
 第一节 、华江瑶族乡自然环境第23-24页
 第二节 、兴安华江瑶族乡人文环境第24-29页
 第三节 、华江瑶族乡经济发展现状第29-31页
第二章 华江瑶族非物质文化遗存现状第31-52页
 第一节 、华江瑶族民间信仰第31-34页
 第二节 、华江瑶族语言与口头传说第34-41页
  一、 华江瑶族语言第34-36页
  二、 华江瑶族口头传说第36-41页
 第三节 、华江瑶族礼俗第41-48页
  一、 婚宴酒礼第41-46页
  二、 丧葬孝歌仪礼第46-48页
 第四节 、华江瑶族民间舞蹈第48-49页
 第五节 、华江瑶族刺绣第49-51页
 第六节 、华江瑶族医药第51-52页
第三章 华江瑶族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及价值第52-66页
 第一节 、华江瑶族非物质文化的特点第53-57页
  一、 独特性第53-54页
  二、 多样性第54-55页
  三、 传承性和变异性第55-57页
  四、 包容性与接纳性第57页
 第二节 、华江瑶族非物质文化的价值第57-66页
  一、 历史研究价值第58-59页
  二、 科学认识价值第59-60页
  三、 艺术审美价值第60-62页
  四、 社会和谐价值第62-63页
  五、 民族认同感价值第63-65页
  六、 经济开发价值第65-66页
第四章 华江瑶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66-87页
 第一节 、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第66-71页
  一、 文化生态变迁第66-68页
  二、 文化生产力弱化第68-69页
  三、 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第69页
  四、 文化传承人断层第69-70页
  五、 保护理念和专业人员缺乏第70-71页
 第二节 、保护传承的原则第71-76页
  一、 主体性原则第71-73页
  二、 本真性原则第73-75页
  三、 整体性原则第75-76页
 第三节 、保护传承的措施第76-87页
  一、 现阶段已采取的措施第76-81页
   (一)依托节庆活动第76-77页
   (二)建构文化空间第77-78页
   (三)改变传承机制第78-80页
   (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80-81页
  二、 长期保护传承的措施第81-87页
   (一)采取动静结合的保护模式第81-82页
   (二)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第82-84页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第84页
   (四)建立健全保护政策和法规第84-85页
   (五)注重创新与创作第85-87页
结语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邕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GEP和复杂网络的高校突发事件关联规则及其预测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