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8-15页
    一、研究缘起第8-10页
        (一)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第8页
        (二)农村小学语言暴力相对严重第8-9页
        (三)语言暴力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第9页
        (四)农村小学语言暴力切身感受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5页
第一章 教师语言暴力的性质与特点第15-20页
    一、教师语言暴力的性质第15-17页
        (一)表现为不文明语言第15-16页
        (二)教师话语霸权的一种体现第16页
        (三)教师软暴力的一种体现第16-17页
        (四)与教师批评背道而驰第17页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特点第17-20页
        (一)伤害性第17-18页
        (二)权力性第18页
        (三)随意性第18-20页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实地调研及结果分析第20-33页
    一、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类型及表现第20-26页
        (一)命令型第20-21页
        (二)妄断型第21-22页
        (三)讽刺型第22-23页
        (四)威胁型第23-25页
        (五)侮辱型第25-26页
    二、农村小学生视野中的教师语言暴力第26-30页
        (一)将教师语言暴力视为理所当然第26页
        (二)差生更容易受到语言暴力侵害第26-27页
        (三)对教师语言暴力的忍受性较强第27-28页
        (四)命令型使用频次最高,讽刺型伤害程度最深第28-30页
    三、农村家长视野中的教师语言暴力第30-33页
        (一)不了解教师语言暴力情况第30-31页
        (二)多数反对教师使用语言暴力第31-32页
        (三)更倾向于维护教师权威第32-33页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分析第33-44页
    一、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第33-36页
        (一)劳动生活方式的变迁第33-34页
        (二)农村不良的习惯用语第34-35页
        (三)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第35-36页
    二、家庭环境因素分析第36-38页
        (一)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第36-37页
        (二)家庭教育责任缺位第37-38页
    三、学校环境因素分析第38-40页
        (一)管理制度的缺陷第38页
        (二)评价制度的僵化第38-40页
    四、教师自身因素分析第40-44页
        (一)教育理念的滞后第40-41页
        (二)教育权威的异化第41页
        (三)不良情绪的影响第41-42页
        (四)较大的精神压力第42-44页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解决的对策第44-54页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第44-45页
        (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第44-45页
        (二)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第45页
    二、加强学校工作建设第45-47页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第45-46页
        (二)健全校内外合作机制,加大学校监管力度第46-47页
        (三)培养教师的权利意识,保障教师依法施教第47页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第47-54页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第48-50页
            1. 慎用制度权威,树立人本主义的教师观第48-49页
            2. 重塑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第49-50页
        (二)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第50-54页
            1. 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第50-51页
            2. 探求批评艺术,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第51-52页
            3. 修炼教育机智,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52-54页
注释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