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媒体多元化经营格局的演进与越界经营 | 第24-39页 |
2.1 媒体多元化经营格局的历史演进 | 第24-32页 |
2.1.1 萌动期(1978—1987年):市场化破冰下的投石问路 | 第24-26页 |
2.1.2 热潮期(1988—1995年):政策激励下的横冲直撞 | 第26-28页 |
2.1.3 上升期(1996—2002年):媒介集团化下的锋芒显露 | 第28-29页 |
2.1.4 转型期(2003年至今):新媒体环境下的跨界扩张 | 第29-32页 |
2.2 从“跨界”到“越界”:多元化经营的阶段性变异 | 第32-36页 |
2.2.1 围绕信息服务业进行业务扩散 | 第32-33页 |
2.2.2 媒体业务让位于非信息服务业务 | 第33-34页 |
2.2.3 经营部门与采编部门间的防火墙缺失 | 第34-36页 |
2.3 媒体越界经营的判定 | 第36-39页 |
2.3.1 经营主体层面 | 第36-37页 |
2.3.2 经营内容层面 | 第37页 |
2.3.3 经营理念层面 | 第37-38页 |
2.3.4 “媒体越界经营”的概念界定 | 第38-39页 |
第3章 媒体越界经营的动因分析 | 第39-54页 |
3.1 基于市场盈利空间的拓展而筹划布局 | 第39-41页 |
3.1.1 突破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 | 第39-40页 |
3.1.2 分散媒体主业经营风险 | 第40-41页 |
3.2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困境而谋求转型 | 第41-49页 |
3.2.1 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萎缩 | 第42-44页 |
3.2.2 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减弱 | 第44-46页 |
3.2.3 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下滑 | 第46-49页 |
3.3 基于“企业媒体化”趋势危机而战略转移 | 第49-54页 |
3.3.1 “企业媒体化”削弱媒体的社会中介角色 | 第49-50页 |
3.3.2 “企业媒体化”颠覆媒体既有的商业模式 | 第50-52页 |
3.3.3 “企业媒体化”分流媒体的人才队伍 | 第52-54页 |
第4章 媒体越界经营引发的深层隐患 | 第54-62页 |
4.1 越界经营导致媒体自身异化 | 第54-56页 |
4.1.1 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下的双重尴尬 | 第54-55页 |
4.1.2 公共性与服务性遭受质疑 | 第55-56页 |
4.2 越界经营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损害 | 第56-59页 |
4.2.1 新闻媒体的独立性面临挑战 | 第56-57页 |
4.2.2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遭遇折扣 | 第57-58页 |
4.2.3 媒体寻租与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 第58-59页 |
4.3 越界经营对非媒体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 | 第59-62页 |
4.3.1 市场进入上的不公平态势 | 第59-60页 |
4.3.2 媒体使用成本上的不公平态势 | 第60-61页 |
4.3.3 市场结构中所处地位的不公平态势 | 第61-62页 |
第5章 媒体越界经营的警醒与反思 | 第62-73页 |
5.1 推进政策完善与制度监管 | 第62-67页 |
5.1.1 以政策方针划定多元化经营“边界” | 第62-64页 |
5.1.2 加强法律监管惩治媒体寻租与腐败 | 第64-65页 |
5.1.3 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媒体市场结构 | 第65-67页 |
5.2 继续深化媒体主业的经营发展空间 | 第67-70页 |
5.2.1 注重媒体主业的“精耕”与“细作” | 第67-69页 |
5.2.2 借力“企业媒体化”趋势寻找转机 | 第69-70页 |
5.3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回归公共服务本质 | 第70-73页 |
5.3.1 坚持防火墙制度规范组织架构变革 | 第70-71页 |
5.3.2 摆正业务主次端正经营理念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