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依据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6-20页 |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依法治国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1.1 依法治国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依法治国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 第21-22页 |
2.2 法律素养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2.2.1 法律素养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概念 | 第23页 |
2.3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 第23-26页 |
2.3.1 提升法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 第23-24页 |
2.3.2 提升法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 第24页 |
2.3.3 提升法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融入法治社会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6-33页 |
3.1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 | 第26-27页 |
3.1.1 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6页 |
3.1.2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3.2 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3页 |
3.2.1 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 第27-28页 |
3.2.2 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明显不足 | 第28-29页 |
3.2.3 法律思维淡漠,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 第29-30页 |
3.2.4 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关注程度不够 | 第30-31页 |
3.2.5 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相关理论认识模糊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影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4.1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1 不良法治环境的影响 | 第33页 |
4.1.2 传统人治思想的束缚 | 第33-34页 |
4.1.3 网络不良资讯的负面影响 | 第34页 |
4.2 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 第34-36页 |
4.2.1 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 第34-35页 |
4.2.2 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 第35-36页 |
4.3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1 家庭“重智育轻德育”培养方式的影响 | 第36页 |
4.3.2 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法律素养教育 | 第36-37页 |
4.4 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1 大学生自我养成意识不强 | 第37页 |
4.4.2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 第38-45页 |
5.1 遵循依法治国总体要求,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 第38-39页 |
5.1.1 遵循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 | 第38页 |
5.1.2 遵循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 | 第38-39页 |
5.1.3 遵循依法治国的任务要求 | 第39页 |
5.2 营造社会法治氛围,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 第39-41页 |
5.2.1 推进法治建设 | 第39-40页 |
5.2.2 发展经济法治 | 第40页 |
5.2.3 弘扬法律文化 | 第40-41页 |
5.3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 第41-42页 |
5.3.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 | 第41页 |
5.3.2 强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 第41-42页 |
5.3.3 营造校园法治文化环境 | 第42页 |
5.4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 第42-43页 |
5.4.1 家长要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 第42-43页 |
5.4.2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 第43页 |
5.5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法律素养的养成 | 第43-45页 |
5.5.1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 第43-44页 |
5.5.2 自觉培养法律思维,逐步坚定法律信仰 | 第44页 |
5.5.3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养成法律自律习惯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