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社区旅游发展中主体间权益失衡 | 第13-14页 |
1.1.2 居民责任与权益在理论关照下的失衡 | 第14页 |
1.1.3 空间生产理论与“新”时间地理学的相互观照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3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社区与旅游社区 | 第20-21页 |
2.1.2 场域与旅游场域 | 第21页 |
2.1.3 秩序与活动秩序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空间生产理论 | 第22-24页 |
2.2.2 “新”时间地理学 | 第24-25页 |
2.3 相关研究 | 第25-32页 |
2.3.1 空间生产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2.3.2 时空行为相关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 第33-43页 |
3.1 研究案例地 | 第33-35页 |
3.1.1 潮州古城概况 | 第33-34页 |
3.1.2 潮州古城旅游场域的形成 | 第34页 |
3.1.3 案例地选取缘由 | 第34-35页 |
3.2 数据获取 | 第35-37页 |
3.3 样本情况 | 第37-40页 |
3.4 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潮州古城主客活动秩序特征分析 | 第43-58页 |
4.1 主客流动特征分析 | 第43-48页 |
4.1.1 居民流动空间热度历时分析 | 第43-45页 |
4.1.2 游客流动空间热度历时分析 | 第45-46页 |
4.1.3 主客流动秩序特征 | 第46-48页 |
4.2 主客分布特征分析 | 第48-52页 |
4.2.1 居民分布空间热度历时分析 | 第48-50页 |
4.2.2 游客分布空间热度历时分析 | 第50-51页 |
4.2.3 主客分布秩序特征 | 第51-52页 |
4.3 主客状态特征分析 | 第52-56页 |
4.3.1 居民活动状态分析 | 第53-55页 |
4.3.2 游客活动状态分析 | 第55页 |
4.3.3 主客状态秩序特征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潮州古城主客活动秩序成因分析 | 第58-73页 |
5.1 潮州古城的旅游空间生产 | 第58-64页 |
5.1.1 空间的表征 | 第58-60页 |
5.1.2 空间的实践 | 第60-63页 |
5.1.3 表征的空间 | 第63-64页 |
5.2 潮州古城主客活动的秩序化 | 第64-69页 |
5.2.1 地方秩序的重构 | 第64-65页 |
5.2.2 活动的制约与机会 | 第65-68页 |
5.2.3 活动秩序的表达 | 第68-69页 |
5.3 潮州古城主客活动秩序的成因归纳 | 第69-71页 |
5.3.1 主客活动秩序的发生机制 | 第69-70页 |
5.3.2 主客活动秩序化的根本原因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74-75页 |
6.3 研究创新 | 第75-76页 |
6.4 研究局限 | 第76-77页 |
6.5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录I 潮州古城居民活动调查问卷 | 第85-87页 |
附录II 潮州古城游客活动调查问卷 | 第87-89页 |
附录III 潮州古城调查地图 | 第89-90页 |
附录IV 访谈人员样本情况 | 第90-91页 |
附录V 调研花絮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