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1.1 电动汽车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电动汽车的行业特性 | 第13-14页 |
1.1.3 换电模式的复兴 | 第14-15页 |
1.1.4 换电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15-16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1.2.1 常规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换电站最优充电策略 | 第16-17页 |
1.2.2 混合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换电站的最优能力规划及充电策略 | 第17页 |
1.2.3 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充电与需求调度问题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5 数学符号与用语的说明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第23-26页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第23-24页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第26页 |
2.2 随机动态库存理论 | 第26-28页 |
2.2.1 单种物品周期盘点的随机动态库存管理模型 | 第26-27页 |
2.2.2 单种物品双重采购的随机动态库存管理模型 | 第27-28页 |
2.2.3 考虑横向转运的多地点动态库存管理模型 | 第28页 |
2.3 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策略 | 第28-32页 |
2.3.1 相关的国内研究 | 第28-30页 |
2.3.2 相关的国外研究 | 第30-32页 |
2.4 对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的总结 | 第32-33页 |
2.4.1 主要贡献 | 第32-33页 |
2.4.2 不足之处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常规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策略 | 第35-42页 |
3.1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3.2 主要结果 | 第38-40页 |
3.3 算法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混合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换电站的能力规划与充电策略 | 第42-64页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 第42-46页 |
4.1.1 问题描述 | 第42页 |
4.1.2 第二阶段模型 | 第42-46页 |
4.1.3 第一阶段模型 | 第46页 |
4.2 模型分析 | 第46-54页 |
4.2.1 最优充电策略 | 第47-53页 |
4.2.2 最优能力规划 | 第53-54页 |
4.3 计算实验 | 第54-62页 |
4.3.1 模型参数 | 第54-57页 |
4.3.2 最优充电策略 | 第57-58页 |
4.3.3 快速充电的作用 | 第58-59页 |
4.3.4 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5 服务顾客数量的作用 | 第60-61页 |
4.3.6 需求等待成本的作用 | 第61-62页 |
4.3.7 需求波动的影响 | 第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电动汽车换电站的电池充电与需求调度策略 | 第64-71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64-65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65-66页 |
5.3 主要结论 | 第66-70页 |
5.3.1 最优充电策略 | 第67-69页 |
5.3.2 最优转运策略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