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一、生物体抗氧化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二、过氧化物还原酶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过氧化物还原酶的发现、命名、分类 | 第16-18页 |
2. 过氧化物还原酶的酶促反应机制 | 第18-20页 |
三.过氧化物还原酶与动物先天免疫 | 第20页 |
四、日本囊对虾中prx基因的鉴定 | 第20-21页 |
五、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过氧化物还原酶1在日本囊对虾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第23-49页 |
一、前言 | 第23-24页 |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1.2 菌株与质粒 | 第24页 |
1.3 棉铃虫表皮细胞系 | 第24页 |
1.4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2.1 病毒感染 | 第25页 |
2.2 组织总蛋白质提取 | 第25页 |
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26页 |
2.4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26-28页 |
2.5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28-29页 |
2.6 RNA干扰实验 | 第29-30页 |
2.7 存活率统计实验 | 第30页 |
2.8 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 第30-31页 |
2.9 核质蛋白分离实验 | 第31页 |
2.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 第31-32页 |
2.11 实时定量PCR | 第32页 |
2.12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 第32-33页 |
2.13 HaEpi细胞系过表达实验 | 第33页 |
2.14 HaEpi细胞中MjDorsal~(RHD)结构域二聚化的检测 | 第33-35页 |
三、结果 | 第35-46页 |
1、WSSV感染能够诱导MjPrx1上调表达 | 第35-36页 |
2、干扰Mjprx1能够抑制WSSV在对虾体内的复制 | 第36-38页 |
3、注射MjPrx1重组蛋白促进对虾体内WSSV复制 | 第38-40页 |
4、干扰Mjprx1抑制MjDorsal的核移位和WSSV ie1启动子结合活性 | 第40-42页 |
5、MjPrx1能够与MjDorsal相互作用并介导其形成二硫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 | 第42-44页 |
6. MjPrx1与MjDorsal的相互作用依赖于MjPrx1的Cys51残基 | 第44-45页 |
7. MjPrx1的Cys51位在其促进WSSV复制的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 第45-46页 |
四、讨论 | 第46-49页 |
第三章 1-Cys亚型过氧化物还原酶在日本囊对虾抗细菌免疫中的功能与分子机理研究 | 第49-73页 |
一、前言 | 第49-50页 |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5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50页 |
1.2 菌株与质粒 | 第50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2.1 细菌感染 | 第51页 |
2.2 组织总RNA、蛋白提取 | 第51页 |
2.3 cDNA逆转录合成 | 第51-52页 |
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页 |
2.5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52-53页 |
2.6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53页 |
2.7 RNA干扰实验 | 第53页 |
2.8 存活率统计实验 | 第53页 |
2.9 实时定量PCR和半定量RT-PCR | 第53页 |
2.10 细菌清除实验 | 第53-54页 |
2.11 对虾体内H_2O_2测定 | 第54页 |
2.12 注射抗氧化剂NAC和外源H_2O_2 | 第54页 |
2.13 重组蛋白回补实验 | 第54-56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56-69页 |
1、MjPrx6在日本囊对虾抗细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56-58页 |
2、干扰Mjprx6抑制鳗弧菌感染诱导的AMP基因上调表达 | 第58-61页 |
3、Mjprx6干扰引起对虾体内H_2O_2水平的异常升高 | 第61-62页 |
4、NAC能够修复Mjprx6干扰引起的H_2O_2异常升高和AMP基因表达抑制 | 第62-64页 |
5、MjAlfA1、MjAlfCI和MjAlfC2基因的表达受H_2O_2浓度的双向调节 | 第64-65页 |
6、MjPrx6重组蛋白能够修复Mjprx6干扰组对虾的异常表型 | 第65-68页 |
7、MjAlfC1和MjAlfC2在对虾抗细菌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功能 | 第68-69页 |
四、讨论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已发表或整理的文章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