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微卫星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缩略词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几种重要的鲽科鱼类简介第18-21页
        1.1.1 星斑川鲽第18-20页
        1.1.2 石鲽第20页
        1.1.3 钝吻黄盖鲽第20-21页
    1.2 几种重要的DNA分子标记第21-26页
        1.2.1 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RFLP)第21-22页
        1.2.2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第22页
        1.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22-23页
        1.2.4 微卫星(SSR)第23-26页
        1.2.5 线粒体标记第26页
    1.3 鱼类杂交育种第26-27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30页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星斑川鲽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第30-46页
    2.1 材料第30页
        2.1.1 样品第30页
        2.1.2 试剂第30页
        2.1.3 主要仪器第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3页
        2.2.1 基因组DNA提取第31页
        2.2.2 星斑川鲽转录组SSR位点的鉴别和引物设计第31-32页
        2.2.3 SSR引物在日照星斑川鲽群体中的验证第32-33页
        2.2.4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检测第33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42页
        2.3.1 星斑川鲽转录组中SSR位点分布第33-35页
        2.3.2 星斑川鲽转录组中SSR的分布特征第35-36页
        2.3.3 星斑川鲽转录组中SSR平均分布距离第36页
        2.3.4 星斑川鲽的微卫星特征第36-42页
    2.4 讨论第42-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星斑川鲽微卫星标记在江苏星斑川鲽群体、石鲽及杂交子代中的应用第46-60页
    3.1 材料第46-47页
        3.1.1 样品第46页
        3.1.2 试剂第46-47页
    3.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3.2.1 基因组DNA提取第47页
        3.2.2 微卫星引物第47页
        3.2.3 引物扩增及检测第47-48页
        3.2.4 毛细管电泳结果分析第48页
    3.3 实验结果第48-54页
        3.3.1 20对微卫星引物在江苏星斑川鲽群体中的扩增情况第48页
        3.3.2 20对微卫星引物在黄盖鲽群体中的扩增情况第48页
        3.3.3 20对微卫星引物在石鲽群体中的扩增情况第48-49页
        3.3.4 20对微卫星引物在杂交一代(P.stellatus♂×K.bicoloratus♂)中的扩增情况第49页
        3.3.5 18对微卫星引物在杂交一代(P stellatus♂×K.bicoloratus♂)左右眼个体的扩增情况第49-54页
    3.4 讨论第54-58页
        3.4.1 星斑川鲽不同群体与相近鲽科鱼类微卫星多样性的比较第54-56页
        3.4.2 星斑川鲽与石鲽的正反交第56-57页
        3.4.3 星斑川鲽、石鲽和杂交一代(P stellatus♀×K.bicoloratus♂)微卫星多样性的比较第57-58页
        3.4.4 根据18对微卫星区分杂交一代(P.stellatus♀×K.bicoloratus♂)中左右眼个体第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星斑川鲽、黄盖鲽和石鲽以及杂交子代中线粒体基因Cytb和COI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第60-92页
    4.1 材料第60页
        4.1.1 样品第60页
        4.1.2 试剂第60页
    4.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4.2.1 基因组DNA提取第61页
        4.2.2 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片段的扩增第61-62页
        4.2.3 序列分析第62-63页
    4.3 实验结果第63-86页
        4.3.1 线粒体Cytb基因扩增结果第63页
        4.3.2 线粒体Cytb基因扩增结果的横向比较分析第63-70页
        4.3.3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结果的横向比较分析第70-75页
        4.3.4 线粒体Cytb基因扩增结果的比较分析第75-81页
        4.3.5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结果的比较分析第81-86页
    4.4 讨论第86-89页
        4.4.1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分析鱼类遗传多样性第86-87页
        4.4.2 对星斑川鲽等四个鲽科间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第87-88页
        4.4.3 对星斑川鲽、石鲽以及杂交子代间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第88-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2页
附录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111页
附件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鱼源无乳链球菌转录组分析及其毒力相关基因筛选和sRNA预测
下一篇:两种过氧化物还原酶在日本囊对虾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