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支原体的检测及牛支原体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奶牛支原体乳房炎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引起奶牛支原体乳房炎的病原体 | 第11-12页 |
1.3 流行情况 | 第12-13页 |
1.4 传播途径 | 第13-14页 |
1.5 诊断 | 第14-15页 |
1.6 治疗 | 第15-16页 |
1.7 防控 | 第16-17页 |
1.8 总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支原体属特异性PCR方法的筛选 | 第19-2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2.1.1 菌株 | 第19-21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3 临床样品 | 第21-22页 |
2.1.4 引物及PCR | 第22页 |
2.1.5 PCR方法特异性试验 | 第22页 |
2.1.6 敏感性试验 | 第22页 |
2.1.7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22-23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3-27页 |
2.2.1 5种PCR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23-25页 |
2.2.2 方法4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2.2.3 田间样品检测 | 第26-27页 |
2.3 讨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奶样中支原体的检测 | 第28-3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3.1.2 引物 | 第28页 |
3.1.3 样品 | 第28-29页 |
3.1.4 样品的处理 | 第29页 |
3.1.5 样品的检测 | 第29页 |
3.2 结果 | 第29-32页 |
3.2.1 样品的检测结果 | 第29-32页 |
3.3 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牛支原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3-4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4.1.2 引物 | 第33-34页 |
4.1.3 菌株 | 第34页 |
4.1.4 临床样品 | 第34-35页 |
4.1.5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最适条件的筛选 | 第35页 |
4.1.6 特异性试验 | 第35页 |
4.1.7 敏感性试验 | 第35页 |
4.1.8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35-36页 |
4.2 结果 | 第36-39页 |
4.2.1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最适条件 | 第36-37页 |
4.2.2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4.2.3 LAMP方法的敏感性 | 第38-39页 |
4.2.4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39页 |
4.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