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微网储能配置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交直流混合微网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微网中储能配置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储能在微网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2 储能类型研究 | 第16-19页 |
1.3.3 储能配置方法研究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2 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建模分析 | 第24-36页 |
2.1 交直流混合微网结构 | 第24页 |
2.2 光伏模型分析 | 第24-27页 |
2.2.1 工程模型 | 第25-26页 |
2.2.2 简化模型 | 第26-27页 |
2.3 储能电池模型分析 | 第27-28页 |
2.3.1 电池充放电模型 | 第27页 |
2.3.2 电池效率模型 | 第27-28页 |
2.4 变流器效率模型 | 第28-34页 |
2.4.1 元件参数计算 | 第28-30页 |
2.4.2 电感损耗模型 | 第30页 |
2.4.3 DC/DC效率模型 | 第30-32页 |
2.4.4 DC/AC效率模型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储能用于负荷特性优化的容量配置研究 | 第36-50页 |
3.1 优化运行策略 | 第36-37页 |
3.2 优化配置模型 | 第37-39页 |
3.2.1 目标函数 | 第37-38页 |
3.2.2 约束条件 | 第38-39页 |
3.3 模型求解 | 第39-42页 |
3.3.1 粒子群算法 | 第39-41页 |
3.3.2 约束条件的处理 | 第41页 |
3.3.3 配置策略及流程图 | 第41-42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42-48页 |
3.4.1 算例说明 | 第42-43页 |
3.4.2 仿真分析 | 第43-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交直流混合微网储能接入位置研究 | 第50-62页 |
4.1 优化配置模型 | 第50-53页 |
4.1.1 系统损耗模型 | 第50-51页 |
4.1.2 系统运行策略 | 第51-52页 |
4.1.3 约束条件 | 第52页 |
4.1.4 配置策略及流程图 | 第52-53页 |
4.2 储能接入位置配置分析 | 第53-56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6-61页 |
4.3.1 算例说明 | 第56-58页 |
4.3.2 仿真分析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基于损耗最小的储能变流器优化配置研究 | 第62-70页 |
5.1 储能变流器配置模型 | 第62-64页 |
5.1.1 储能变流器损耗模型 | 第62-63页 |
5.1.2 约束条件 | 第63-64页 |
5.2 储能变流器配置策略及流程图 | 第64-65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