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1.1 马铃薯青枯病概述 | 第10-11页 |
1.2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植物的PTI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2 植物的ETI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植物抗病相关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青枯菌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1 青枯菌的分类 | 第15页 |
1.3.2 青枯病的病害循环 | 第15-16页 |
1.3.3 青枯病致病相关基因 | 第16-17页 |
1.3.4 青枯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调控 | 第17页 |
1.4 拟南芥与青枯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苜蓿与青枯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6 基因标记法研究病原菌的侵染定殖过程 | 第20页 |
1.7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33页 |
2.1 材料 | 第22-23页 |
2.1.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 第22页 |
2.1.2 培养基配置和供试菌株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3页 |
2.2.1 青枯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3页 |
2.2.2 质粒抽提 | 第23页 |
2.2.3 载体构建所用试剂和方法 | 第23-29页 |
2.2.4 青枯菌UW551感受态的制备 | 第29页 |
2.2.5 青枯菌UW551的电击转化 | 第29页 |
2.2.6 青枯菌转化子的鉴定 | 第29-30页 |
2.2.7 GUS染色 | 第30页 |
2.2.8 青枯菌的接种方法 | 第30-31页 |
2.2.9 抗病评价方法 | 第31页 |
2.2.10 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 第31-32页 |
2.2.1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3.1 UW551的定点插入载体构建及青枯菌标记菌株的获得 | 第33-39页 |
3.1.1 pH7C-PpsbA-GUS载体构建 | 第33-34页 |
3.1.2 pRC-UW551载体构建 | 第34-35页 |
3.1.3 pRC-UW551-PpsbA-GUS载体构建 | 第35-36页 |
3.1.4 pRC-UW551-PpsbA-GFPuv载体构建 | 第36-37页 |
3.1.5 GUS标记菌株UW551::GUS的获得 | 第37-38页 |
3.1.6 GFPuv标记菌株UW551::GFPuv的获得 | 第38-39页 |
3.2 UW551::GUS致病力测定 | 第39-41页 |
3.3 青枯菌在马铃薯抗感材料中的侵染过程 | 第41-49页 |
3.3.1 用于侵染观察的抗感资源筛选 | 第41-43页 |
3.3.2 青枯菌在C9701中的侵染过程 | 第43-45页 |
3.3.3 青枯菌在MRL79-1中的侵染过程 | 第45页 |
3.3.4 青枯菌在MRL79-2和MRL79-3中的侵染过程 | 第45-49页 |
3.4 抗病相关信号途径转基因株系的青枯病抗性鉴定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4.1 青枯菌中基因标记技术的应用 | 第52页 |
4.2 青枯菌在抗感材料中的侵染定殖差异 | 第52-53页 |
4.3 抗病相关信号途径在马铃薯青枯病抗性中的作用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