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26页
    (一)问题提出第10-12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23页
        1.境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7-23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3-24页
        1.研究内容第23页
        2.研究方法第23-24页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4-26页
        1.创新之处第24-25页
        2.不足之处第25-26页
一、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第26-35页
    (一)核心概念第26-28页
        1.核心素养的内涵第26-27页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第27页
        3.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第27-28页
    (二)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第28-30页
        1.以教材为载体第28页
        2.以学生为主体第28-29页
        3.以课堂为主阵地第29-30页
        4.以实践活动为抓手第30页
    (三)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素养关联性分析第30-32页
        1.内涵交叉第30-31页
        2.目标统一第31-32页
        3.落实途径一致第32页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32-35页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32-33页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3-34页
        3.多元智力理论第34-35页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35-44页
    (一)重教材轻学生,制约自主发展第35-38页
    (二)重分数轻能力,制约人格健全第38-40页
    (三)重理论轻实践,制约社会参与第40-42页
    (四)重设计轻参与,制约问题解决第42-44页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4-56页
    (一)学校因素分析第44-45页
        1.教育思想转变慢第44页
        2.配套管理跟不上第44-45页
        3.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第45页
    (二)教师因素分析第45-48页
        1.核心素养意识不强第45-46页
        2.心理学专业素养缺乏第46-47页
        3.心理健康教育重心偏移第47-48页
        4.自我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第48页
    (三)学生因素分析第48-52页
        1.学习价值取向功利化第48-50页
        2.主体反思缺失第50-51页
        3.实践精神缺位第51-52页
    (四)家庭因素分析第52-53页
        1.教养方式不当第52-53页
        2.家庭关系不良第53页
        3. 家庭结构残缺第53页
    (五)评价因素分析第53-56页
        1.评价标准不明第53-54页
        2.评价方式单一第54-55页
        3.评价目的异化第55-56页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第56-69页
    (一)统筹学校教育安排,增强核心素养理念第56-57页
        1.转变学校教育思想,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第56页
        2.完善联动管理机制,保障师生心理健康第56页
        3.挖掘实践活动心育价值,促进学生“社会参与”第56-57页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核心素养意识第57-60页
        1.加强核心素养学习,转变教育理念第57-58页
        2.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素质修养第58-59页
        3.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法,提高自我效能感第59-60页
    (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第60-63页
        1.建立良性对话氛围,培养“健全人格”第61页
        2.优选组合教学方法,助力“问题解决”第61-62页
        3.开放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自主发展”第62-63页
    (四)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良好心理基础第63-65页
        1.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第63-64页
        2.创建家校交流平台,纠正学生心理问题第64-65页
        3.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激发学生心理能量第65页
    (五)转变教育评价机制,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第65-69页
        1.科学设置评价标准,上下贯穿允许差异第65-66页
        2.推进中考制度改革,增设心理健康指标第66-67页
        3.积极实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67-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附录(一)第76-78页
附录(二)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