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以M高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理论意义第11页
        1.1.3 现实意义第11页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1-13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14-27页
    2.1 学生管理工作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第14-18页
        2.1.1 国外现状研究第14-15页
        2.1.2 国内现状研究第15-17页
        2.1.3 个人观点第17-18页
    2.2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1 绩效的影响因素第19页
        2.2.2 绩效管理的重点第19页
        2.2.3 绩效管理的意义第19页
    2.3 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第19-21页
        2.3.1 “德勤能绩”式第20页
        2.3.2 “检查评比”式第20-21页
        2.3.3 “共同参与”式第21页
    2.4 绩效管理的评价及结果运用第21-22页
        2.4.1 学生工作绩效管理评价第21-22页
        2.4.2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第22页
    2.5 基于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评价模型第22-27页
        2.5.1 用平衡计分卡理念思考学校战略第22-24页
        2.5.2 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确立评估指标第24-25页
        2.5.3 绩效计划标准的设定第25-27页
第三章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7-33页
    3.1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现状第27-28页
    3.2 M 高校绩效考核办法现状调查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3 M 高校绩效考核办法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0-33页
        3.3.1 M 高校对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结构重视程度不够第30-31页
        3.3.2 教育环节的未形成良好的过程考核机制第31页
        3.3.3 学生常规管理方面工作方法的考核缺乏第31-32页
        3.3.4 对实践与创新工作考核不够第32-33页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在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第33-44页
    4.1 M 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第33-36页
        4.1.1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33-35页
        4.1.2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第35-36页
    4.2 构造数列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检验第36-41页
        4.2.1 构造成对比数列矩阵第36-37页
        4.2.2 计算各目标层权重第37-38页
        4.2.3 计算各方案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第38页
        4.2.4 各方案层指标权重第38-41页
    4.3 各作用分值的研究第41-42页
        4.3.1 作用分值给定的原则第41-42页
        4.3.2 评定作用分值的部门选择第42页
        4.3.3 作用分值的计算方法第42页
    4.4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考核的目标值及评定的级别第42页
    4.5 建议第42-44页
第五章 M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绩效优化的价值第44-50页
    5.1 促进 M 高校绩效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提升第44-47页
    5.2 M 高校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绩效水平的保障体系第47-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思考第50-51页
    6.3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 1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问卷调查表第55-58页
附录 2 M 高校学生工作绩效评价访谈提纲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研究
下一篇:当前我国中职语文课程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