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4-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47页 |
1 执行功能 | 第17-20页 |
1.1 抑制控制 | 第17-18页 |
1.2 工作记忆 | 第18-19页 |
1.3 认知灵活性 | 第19-20页 |
2 执行功能的测量 | 第20-31页 |
2.1 测量任务的反应方式 | 第20-21页 |
2.2 抑制控制的测量 | 第21-26页 |
2.2.1 测量抑制控制的手动任务 | 第21-23页 |
2.2.2 测量抑制控制的眼动任务 | 第23-26页 |
2.3 工作记忆的测量 | 第26-29页 |
2.3.1 测量工作记忆的手动任务 | 第26-28页 |
2.3.2 测量工作记忆的眼动任务 | 第28-29页 |
2.4 认知灵活性的测量 | 第29-31页 |
2.4.1 测量认知灵活性的手动任务 | 第29-30页 |
2.4.2 测量认知灵活性的眼动任务 | 第30-31页 |
3 执行功能眼动任务的应用 | 第31-42页 |
3.1 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研究 | 第32-37页 |
3.2 特殊被试与正常被试眼跳表现的差异研究 | 第37-38页 |
3.3 眼跳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41页 |
3.3.1 中央注视点呈现的条件 | 第38-39页 |
3.3.2 目标刺激的空间位置 | 第39-40页 |
3.3.3 分心物效应 | 第40-41页 |
3.4 执行功能手动任务和眼任务的关系研究 | 第41-42页 |
4 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 | 第42-47页 |
4.1 小学生抑制控制的发展特点 | 第42-43页 |
4.2 小学生工作记忆的发展特点 | 第43-44页 |
4.3 小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点 | 第44-47页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47-55页 |
1 以往研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47-48页 |
1.1 未从多方法测量角度考察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 | 第47页 |
1.2 缺乏从积极角度对执行功能眼动任务进行应用 | 第47-48页 |
1.3 缺乏不同眼跳任务表现的年龄差异研究 | 第48页 |
2 研究的具体思路 | 第48-50页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假设 | 第50-52页 |
4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52-55页 |
4.1 研究意义 | 第52-53页 |
4.1.1 理论意义 | 第52-53页 |
4.1.2 实践意义 | 第53页 |
4.2 本研究的创新 | 第53-55页 |
4.2.1 将执行功能眼动任务应用于我国正常发育小学生 | 第53-54页 |
4.2.2 考察执行功能手动任务和眼动任务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55-108页 |
研究1 小学生的正向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研究 | 第55-64页 |
1 研究目标 | 第55页 |
2 研究假设 | 第5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55-57页 |
3.1 被试 | 第55-56页 |
3.2 工具 | 第56-57页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6页 |
3.2.2 实验程序 | 第56-57页 |
3.2.3 矫正程序 | 第57页 |
3.3 实验设计 | 第57页 |
3.4 实验过程 | 第57页 |
3.5 统计分析 | 第57页 |
4 研究结果 | 第57-61页 |
4.1 眼跳方向的正确率 | 第57-58页 |
4.2 正向眼跳反应时 | 第58-60页 |
4.3 正向眼跳幅度收益 | 第60-61页 |
5 讨论 | 第61-63页 |
6 小结 | 第63-64页 |
研究2 小学生抑制控制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 | 第64-78页 |
研究2-1 抑制控制眼动任务和手动任务的关系 | 第64-71页 |
1 研究目标 | 第64页 |
2 研究假设 | 第6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64-67页 |
3.1 被试 | 第64页 |
3.2 工具 | 第64-67页 |
3.2.1 停止信号手动任务 | 第64-66页 |
3.2.2 撤销眼跳任务 | 第66-67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67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67页 |
4 研究结果 | 第67-69页 |
4.1 停止信号手动任务 | 第67-68页 |
4.2 撤销眼跳任务 | 第68-69页 |
4.3 相关分析结果 | 第69页 |
5 讨论 | 第69-70页 |
6 小结 | 第70-71页 |
研究2-2 小学生抑制控制发展特点的研究 | 第71-78页 |
1 研究目标 | 第71页 |
2 研究假设 | 第7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71-72页 |
3.1 被试 | 第71页 |
3.2 工具 | 第71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71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71-72页 |
3.5 统计分析 | 第72页 |
4 研究结果 | 第72-75页 |
4.1 无停止信号条件 | 第72-74页 |
4.2 停止信号条件 | 第74-75页 |
5 讨论 | 第75-77页 |
5.1 撤销眼跳任务中执行眼跳能力的年龄变化 | 第75-76页 |
5.2 撤销眼跳任务中抑制眼跳能力的年龄变化 | 第76-77页 |
6 小结 | 第77-78页 |
研究3 小学生工作记忆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 | 第78-92页 |
研究3-1 工作记忆眼动任务和手动任务的关系 | 第78-84页 |
1 研究目标 | 第78页 |
2 研究假设 | 第7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78-81页 |
3.1 被试 | 第78页 |
3.2 工具 | 第78-80页 |
3.2.1 空间工作记忆任务 | 第78-79页 |
3.2.2 延迟眼跳任务 | 第79-80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80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80-81页 |
4 研究结果 | 第81-82页 |
4.1 延迟眼跳任务 | 第81页 |
4.2 相关分析结果 | 第81-82页 |
5 讨论 | 第82-83页 |
6 小结 | 第83-84页 |
研究3-2 小学生工作记忆发展特点的研究 | 第84-92页 |
1 研究目标 | 第84页 |
2 研究假设 | 第8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84-85页 |
3.1 被试 | 第84页 |
3.2 工具 | 第84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84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84-85页 |
3.5 统计分析 | 第8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85-89页 |
4.1 过早眼跳比例 | 第85-87页 |
4.2 眼跳幅度 | 第87-89页 |
5 讨论 | 第89-91页 |
6 小结 | 第91-92页 |
研究4 小学生认知灵活性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 | 第92-108页 |
研究4-1 认知灵活性眼动任务和手动任务的关系 | 第92-99页 |
1 研究目标 | 第92页 |
2 研究假设 | 第9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92-95页 |
3.1 被试 | 第92页 |
3.2 工具 | 第92-94页 |
3.2.1 数字转换任务 | 第92-94页 |
3.2.2 眼跳转换任务 | 第94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94-95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9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95-96页 |
4.1 大小-奇偶数字任务 | 第95-96页 |
4.2 正向和反向眼跳转换任务 | 第96页 |
4.3 相关分析结果 | 第96页 |
5 讨论 | 第96-98页 |
6 小结 | 第98-99页 |
研究4-2 小学生认知灵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 | 第99-108页 |
1 研究目标 | 第99页 |
2 研究假设 | 第9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99-100页 |
3.1 被试 | 第99页 |
3.2 工具 | 第99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99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99-100页 |
3.5 数据分析 | 第10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00-105页 |
4.1 眼跳反应正确率 | 第100-101页 |
4.2 正确眼跳反应时 | 第101-103页 |
4.3 眼跳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协调 | 第103-104页 |
4.4 正确眼跳幅度 | 第104-105页 |
4.5 转换消耗 | 第105页 |
5 讨论 | 第105-107页 |
5.1 眼跳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的年龄特点 | 第105-106页 |
5.2 转换消耗的发展特点 | 第106-107页 |
6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108-114页 |
1 执行功能眼动任务与手动任务的相关性及其独特性 | 第108-109页 |
2 小学生正向眼跳特征的发展特点 | 第109-111页 |
3 小学生执行能力的发展特点 | 第111-112页 |
4 小学生眼动执行功能研究的展望 | 第112-114页 |
4.1 扩大测量的年龄范围 | 第112-113页 |
4.2 进一步探讨执行功能手动任务和眼动任务之间的关系 | 第113页 |
4.3 应用于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的测量之中 | 第113页 |
4.4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执行功能眼动任务的表现 | 第113-114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致谢 | 第127-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