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古生代(界)论文--二叠纪(系)论文

南祁连盆地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变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与勘探现状第10-12页
        1.2.1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勘探现状第12页
    1.3 思路与路线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工作量第13-14页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第13页
        1.4.2 野外地质调查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25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4-15页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15-18页
        2.2.1 褶皱第17页
        2.2.2 断裂第17-18页
    2.3 区域地层第18-25页
        2.3.1 工作区地层概况第18-23页
        2.3.2 盆地基地第23-25页
第三章 二叠系地层特征第25-33页
    3.1 二叠系基本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组成第26-30页
        3.1.1 勒门沟组第27页
        3.1.2 草地沟组第27页
        3.1.3 哈吉尔组第27页
        3.1.4 忠什贡组第27-30页
    3.2 二叠系地层划分及古生物特征第30-33页
        3.2.1 二叠系的地层划分及比对第30-31页
        3.2.2 二叠系的生物群特征第31-33页
第四章 南祁连盆地二叠系的沉积相-构造分析第33-41页
    4.1 沉积相分析第33-38页
        4.1.1 中下二叠统第34-35页
        4.1.2 上二叠统第35-38页
    4.2 南祁连盆地二叠纪构造演化第38-41页
        4.2.1 中下二叠世第38-39页
        4.2.2 上二叠世第39-41页
第五章 南祁连二叠纪气候环境分析第41-43页
    5.1 勒门沟组沉积期第41页
    5.2 草地沟组沉积期第41-42页
    5.3 哈吉尔组沉积期第42页
    5.4 忠什贡组沉积期第42-43页
结论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49-50页
图版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Z4油田CK3井区东河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下一篇:渤海海域秦南凹陷古近系层序—沉积体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