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1 研究区范围和研究层位 | 第9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0-11页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20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17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17-20页 |
第3章 沉积体系特征 | 第20-35页 |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第20-25页 |
3.1.1 沉积相标志 | 第20-25页 |
3.2 沉积体系划分 | 第25-26页 |
3.3 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 第26-35页 |
3.3.1 冲积扇体系 | 第26-27页 |
3.3.2 扇三角洲体系 | 第27-29页 |
3.3.3 辫状河三角洲体系 | 第29-31页 |
3.3.4 湖泊体系 | 第31-35页 |
第4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 第35-59页 |
4.1 层序界面划分现状 | 第36-37页 |
4.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第37-46页 |
4.3 层序划分方案 | 第46-47页 |
4.4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第47-59页 |
4.4.1 单井层序分析 | 第47-51页 |
4.4.2 连井层序分析 | 第51-54页 |
4.4.3 秦南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 第54-59页 |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第59-69页 |
5.1 编图基础和技术方法 | 第59-60页 |
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第60-69页 |
5.2.1 秦南凹陷沙三层序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5.2.2 秦南凹陷沙一—二层序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第61-64页 |
5.2.3 秦南凹陷东三层序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第64-65页 |
5.2.4 秦南凹陷东二层序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第65-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