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绿色化及绿色生活方式概述 | 第14-24页 |
2.1 绿色化概述 | 第14-17页 |
2.1.1 绿色化的内涵 | 第14页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绿色思想的演进 | 第14-17页 |
2.2 绿色生活方式概述 | 第17-24页 |
2.2.1 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 第17-22页 |
2.2.2 绿色生活方式的涵义 | 第22页 |
2.2.3 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 | 第22-24页 |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 第24-32页 |
3.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 第24-25页 |
3.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5-30页 |
3.2.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 第25-26页 |
3.2.2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 第26页 |
3.2.3 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 | 第26-27页 |
3.2.4 资本主义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理论断裂的根源 | 第27-29页 |
3.2.5 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双重实现的条件 | 第29-30页 |
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启示 | 第30-32页 |
3.3.1 改变消费观念,提倡适度消费 | 第30页 |
3.3.2 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 第30-32页 |
4 现阶段我国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8页 |
4.1 现阶段我国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4.1.1 不合理的消费模式 | 第32-33页 |
4.1.2 不健康的精神需求 | 第33-34页 |
4.2 问题导致的危害 | 第34-35页 |
4.3 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35-38页 |
4.3.1 消费观念存在偏差 | 第35页 |
4.3.2 政府参与力度不强 | 第35-36页 |
4.3.3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 第36-38页 |
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下的绿色生活方式构建 | 第38-46页 |
5.1 构建原则 | 第38-41页 |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8页 |
5.1.2 协调发展的原则 | 第38-39页 |
5.1.3 可持续性的原则 | 第39-40页 |
5.1.4 尊重生命、平等、责任和自由的原则 | 第40-41页 |
5.2 构建对策 | 第41-46页 |
5.2.1 强化绿色生活方式理念 | 第41-42页 |
5.2.2 倡导绿色精神需求方式,培育生态环境文化 | 第42页 |
5.2.3 构建政府导向机制 | 第42-43页 |
5.2.4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制度 | 第43-46页 |
6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