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电液比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第11-12页
    1.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电液比例阀的特点第12-14页
    1.3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综述第14-18页
    1.4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的研究内容第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第19-32页
    2.1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的简化模型第19-21页
    2.2 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第21-29页
        2.2.1 位移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第21页
        2.2.2 比例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第21-22页
        2.2.3 电液比例阀的数学模型第22页
        2.2.4 液压缸-负载的数学模型第22-29页
    2.3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方案设计第32-44页
    3.1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结构框图第32-33页
    3.2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的硬件选型第33-43页
        3.2.1 位移传感器第33-34页
        3.2.2 数据采集卡第34-36页
        3.2.3 比例控制器第36-38页
        3.2.4 电液比例阀第38-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软件设计第44-59页
    4.1 软件平台第44-46页
    4.2 PID控制第46-48页
        4.2.1 模拟PID控制第46-47页
        4.2.2 数字式PID控制第47-48页
        4.2.3 分段积分式PID控制第48页
    4.3 模糊控制第48-55页
        4.3.1 模糊控制的特点第48页
        4.3.2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第48-50页
        4.3.3 模糊控制原理第50页
        4.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50-55页
    4.4 模糊PID复合控制第55页
    4.5 电液比例阀中位死区的线性化补偿第55-56页
    4.6 PID参数的整定第56-58页
        4.6.1 试凑法确定PID控制参数第56-57页
        4.6.2 实验经验法确定PID控制参数第57-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实验研究第59-76页
    5.1 空载实验第59-70页
        5.1.1 定位控制第59-65页
            5.1.1.1 PID控制第59-63页
            5.1.1.2 模糊控制第63-64页
            5.1.1.3 模糊PID复合控制第64-65页
        5.1.2 跟踪控制第65-70页
            5.1.2.1 PID控制第65-67页
            5.1.2.2 模糊控制第67-68页
            5.1.2.3 模糊PID复合控制第68-69页
            5.1.2.4 改变正弦频率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第69-70页
    5.2 负载试验第70-74页
        5.2.1 定位控制第70-71页
        5.2.2 跟踪控制第71-74页
    5.3 系统精度影响因素分析第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76-77页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控制及目标跟踪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网络社团探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