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行业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1.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2.1.2 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 第21-22页 |
2.1.3 机电行业竞争力研究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2.1 SWOT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2.2 行业竞争战略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山西机电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第24-36页 |
3.1 山西机电行业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3.1.1 行业构成 | 第24-25页 |
3.1.2 产业规模 | 第25页 |
3.1.3 行业结构 | 第25-26页 |
3.1.4 产业布局 | 第26-27页 |
3.1.5 产品结构 | 第27页 |
3.2 山西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 第27-36页 |
3.2.1 山西对外贸易整体情况 | 第27-28页 |
3.2.2 山西机电产品贸易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2.3 山西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 第29-30页 |
3.2.4 山西机电产品进口情况 | 第30页 |
3.2.5 机电产品外贸企业结构 | 第30-32页 |
3.2.6 机电产品贸易方式结构 | 第32页 |
3.2.7 机电产品贸易市场结构 | 第32-34页 |
3.2.8 机电产品贸易产品结构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山西机电行业对外贸易SWOT分析 | 第36-42页 |
4.1 山西机电产业竞争力情况(SW分析) | 第36-38页 |
4.1.1 竞争优势 | 第36页 |
4.1.2 竞争劣势 | 第36-38页 |
4.2 山西机电行业外部环境情况(OT分析) | 第38-42页 |
4.2.1 发展机会 | 第38-40页 |
4.2.2 面临威胁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山西机电行业对外贸易竞争战略选择及实施 | 第42-49页 |
5.1 建设产业集群,扶植龙头企业 | 第42-43页 |
5.1.1 深化外贸基地建设 | 第42页 |
5.1.2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 第42-43页 |
5.1.3 推进项目建成落地 | 第43页 |
5.2 承接产业转移,巩固加工贸易 | 第43-44页 |
5.2.1 开展招商对接 | 第43页 |
5.2.2 明确重点产业 | 第43-44页 |
5.2.3 推动项目落地 | 第44页 |
5.2.4 申建国家特殊政策区 | 第44页 |
5.3 加快技术革新,提高科技含量 | 第44-45页 |
5.3.1 设立一定的行业准入条件 | 第44页 |
5.3.2 培育良好的研发环境 | 第44-45页 |
5.3.3 推进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 | 第45页 |
5.3.4 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 第45页 |
5.4 创新融资方式,加大财政支持 | 第45-46页 |
5.4.1 拓宽机电企业融资渠道 | 第45页 |
5.4.2 加大对机电产业的投资力度 | 第45-46页 |
5.4.3 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 第46页 |
5.5 实施人才战略,培育创新人才 | 第46-47页 |
5.5.1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第46-47页 |
5.5.2 优化激励机制 | 第47页 |
5.5.3 注重高技能人才培育 | 第47页 |
5.6 培育自主品牌,应对贸易摩擦 | 第47-48页 |
5.6.1 积极培育外贸自主品牌 | 第47页 |
5.6.2 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 第47-48页 |
5.7 主动接轨世界,积极开拓进取 | 第48-49页 |
5.7.1 丝绸之路经济带 | 第48页 |
5.7.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第48页 |
5.7.3 万里茶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9页 |
6.1.2 走差异化道路 | 第49页 |
6.1.3 系统性的战略实施 | 第49页 |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