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绩效评价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21-22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1.4.2 论文框架 | 第21-22页 |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 2.1 知识产权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2.1.1 知识产权概念 | 第24页 |
| 2.1.2 知识产权特征 | 第24-25页 |
| 2.1.3 知识产权强省概念 | 第25页 |
| 2.1.4 知识产权强省特征 | 第25页 |
| 2.2 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 2.2.1 绩效评价内涵 | 第25-26页 |
| 2.2.2 绩效评价指标 | 第26页 |
| 2.2.3 绩效评价方法 | 第26页 |
| 2.3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 2.3.1 目标管理理论 | 第27页 |
| 2.3.2 关键绩效指标 | 第27-28页 |
| 2.3.3 系统论 | 第28-29页 |
| 第3章 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总体建设情况分析 | 第29-37页 |
| 3.1 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 第29-31页 |
| 3.2 建设工作成效 | 第31-33页 |
| 3.3 存在不足 | 第33-37页 |
| 第4章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7-59页 |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38-40页 |
| 4.2.1 定性筛选方法 | 第38页 |
| 4.2.2 定量筛选方法 | 第38-40页 |
| 4.3 评价指标选取 | 第40-52页 |
| 4.3.1 指标选取依据 | 第40-41页 |
| 4.3.2 评价指标初选 | 第41-43页 |
| 4.3.3 评价指标R型聚类筛选 | 第43-52页 |
| 4.4 指标权重确定 | 第52-56页 |
| 4.5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6-59页 |
| 第5章 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绩效实证评价 | 第59-67页 |
| 5.1 实证数据的搜集 | 第59-62页 |
| 5.2 强省建设实证评价 | 第62-65页 |
| 5.3 评价结果评述 | 第65-67页 |
| 第6章 进一步强化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对策 | 第67-73页 |
| 6.1 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 第67-68页 |
| 6.2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 第68-69页 |
| 6.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践 | 第69-71页 |
| 6.4 注重高端知识产权服务 | 第71-7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7.1 结论 | 第73页 |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 | 第81-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