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国有土地管理及使用法论文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4-16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2 理论基础概述第16-20页
    2.1 相关内涵界定第16-17页
        2.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第16页
        2.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16-17页
        2.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第17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17-20页
        2.2.1 所有权理论第17-18页
        2.2.2 课税权理论第18页
        2.2.3 村民自治理论第18-20页
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现状第20-26页
    3.1 现行政策安排第20-21页
        3.1.1 国家层面的政策安排第20-21页
        3.1.2 地方层面的政策安排第21页
    3.2 典型试点地区入市收益分配实践第21-23页
        3.2.1 佛山市南海区实践概况第21-22页
        3.2.2 贵州省湄潭县实践概况第22页
        3.2.3 山西省泽州县实践概况第22-23页
        3.2.4 浙江省德清县实践概况第23页
    3.3 收益分配中政府与集体的参与第23-26页
        3.3.1 政府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第23-24页
        3.3.2 集体内部收益分配的方式第24-26页
4 实践中入市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26-31页
    4.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第26页
        4.1.1 所有权主体虚位第26页
        4.1.2 使用权有待法定化第26页
    4.2 政府参与缺乏上位法支撑第26-27页
        4.2.1 政府参与收益分配没有法律依据第26-27页
        4.2.2 政府干预集体内部收益分配没有法律依据第27页
    4.3 集体内部运行不完善第27-29页
        4.3.1 内部决策程序不完善第28页
        4.3.2 内部执行程序不明确第28页
        4.3.3 内部监督程序不完善第28-29页
    4.4 缺乏司法救济第29-31页
        4.4.1 政策主治第29页
        4.4.2 缺乏司法救济第29-31页
5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完善对策分析第31-36页
    5.1 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第31页
        5.1.1 显化所有权主体地位第31页
        5.1.2 使用权物权化第31页
    5.2 政府参与做到有法可依第31-33页
        5.2.1 通过税收法律确认政府参与收益分配第32页
        5.2.2 明确政府职权避免过度干预第32-33页
    5.3 完善集体内部运行机制第33-34页
        5.3.1 明确内部决策程序第33页
        5.3.2 明确内部执行程序第33-34页
        5.3.3 明确内部监督程序第34页
    5.4 完善诉讼制度定纷止争第34-36页
        5.4.1 建立集体成员代表诉讼制度第34页
        5.4.2 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应的诉讼主体资格第34-36页
6 结论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刑侦管理模式的建构与思考--以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为例
下一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