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刘慈欣对阿瑟·克拉克科幻作品的接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6-14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6-7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7-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1-14页
第一章 刘慈欣与阿瑟·克拉克科幻创作概述第14-19页
    第一节 刘慈欣及其科幻创作第15-17页
    第二节 阿瑟·克拉克及其科幻创作第17-19页
第二章 刘慈欣与克拉克科幻作品的共通性第19-38页
    第一节 刘慈欣对克拉克的接受佐证第20-22页
    第二节 叙事题材:太空题材第22-26页
    第三节 叙事主题:漂泊归乡第26-30页
    第四节 叙事理念:科技至上第30-33页
    第五节 叙事策略:时空跃迁与密集叙事第33-38页
第三章 刘慈欣科幻作品的异质性第38-55页
    第一节 道德缺席与道德诉求第39-43页
    第二节 帝国形象与新中国形象第43-48页
    第三节 崇高的两重性第48-55页
第四章 刘慈欣对克拉克科幻作品的变异性诠解第55-68页
    第一节 人物符号化与复杂人性第55-59页
    第二节 反思中的帝国与崛起的新中国第59-63页
    第三节 宗教情怀与文学继承第63-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滦州影戏剧本婚恋题材研究
下一篇:《红楼梦》诗词的概念隐喻研究--以霍克斯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