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1 亦舒笔下的都市构建:现代的表征与传统的怀想 | 第12-30页 |
1.1 “经济之城”中的蕃昌景观 | 第12-20页 |
1.1.1 繁华街区 | 第12-17页 |
1.1.2 时尚景致 | 第17-20页 |
1.2 “文化之城”中的冲突与抗争 | 第20-29页 |
1.2.1 强势文化来袭后的盲从——无“根”的遭际 | 第21-25页 |
1.2.2 传统文化积淀的回响——寻“根”的尝试 | 第25-29页 |
1.3 小结 | 第29-30页 |
2 亦舒笔下的都市生存:灵与欲不可调和的困境 | 第30-50页 |
2.1 困境的生成:都市化渗入生活 | 第30-34页 |
2.1.1 日常都市:活力、高效 | 第30-31页 |
2.1.2 欲望都市:功利、薄情 | 第31-33页 |
2.1.3 异化都市:自闭、孤寂 | 第33-34页 |
2.2 都市人——困境的承受者 | 第34-45页 |
2.2.1 都市丽人——合理生存成为模糊的命题 | 第35-39页 |
2.2.2 都市新贵——物的餍足与灵的虚无 | 第39-41页 |
2.2.3 边缘角色——被颠覆与被重构 | 第41-45页 |
2.3 “活”出智慧——都市囚徒的量力突围 | 第45-49页 |
2.3.1 以入世心理告别“古老传说” | 第45-47页 |
2.3.2 以出世心理守护“美丽心灵” | 第47-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3 亦舒都市书写的魅力:特色、原因及意义 | 第50-66页 |
3.1 亦舒都市书写的特色 | 第50-54页 |
3.1.1 人物的行走自由 | 第50-52页 |
3.1.2 都市时空的流动与开放 | 第52-53页 |
3.1.3 拒绝沉沦的书写旨归 | 第53-54页 |
3.2 亦舒都市书写独特性的产生原因 | 第54-61页 |
3.2.1 创作土壤:香港 | 第54-57页 |
3.2.2 亦舒个人的主观因素 | 第57-61页 |
3.3 亦舒都市书写的意义与价值 | 第61-65页 |
3.3.1 审丑建构中的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 | 第61-63页 |
3.3.2 审美建构中饱含“港岛吾爱”之情 | 第63-65页 |
3.4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