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供应链融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4页 |
2.1 供应链融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供应链 | 第18-19页 |
2.1.2 供应链融资 | 第19-20页 |
2.1.3 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 第20页 |
2.2 供应链融资经济学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2.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4 金融缺口理论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3页 |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4-26页 |
3.1.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 第24-25页 |
3.1.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25-26页 |
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内源融资能力低 | 第26页 |
3.2.2 外源融资中间接融资渠道单一 | 第26-27页 |
3.2.3 股票和债券融资难以拓展 | 第27页 |
3.2.4 民间融资受限 | 第27页 |
3.2.5 融资成本高 | 第27-28页 |
3.2.6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融资作用有限 | 第28页 |
3.3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3.3.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 | 第28-30页 |
3.3.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般性分析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供应链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 第33-45页 |
4.1 传统融资方式与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33-34页 |
4.2 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参与主体 | 第34-36页 |
4.3 供应链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 第36-44页 |
4.3.1 基本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36-44页 |
4.3.2 其他衍生融资模式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 第45-53页 |
5.1 国家方面 | 第45-46页 |
5.1.1 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 第45页 |
5.1.2 制定行业规范,健全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5.1.3 加快供应链融资的配套服务体系 | 第46页 |
5.2 银行方面 | 第46-50页 |
5.2.1 加强风险管理防范 | 第46-47页 |
5.2.2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48页 |
5.2.3 加快电子化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的建设 | 第48-49页 |
5.2.4 加强对第三方监管企业的选择与合作 | 第49-50页 |
5.3 企业方面 | 第50-52页 |
5.3.1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与核心企业的配套水平 | 第50页 |
5.3.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互助能力 | 第50页 |
5.3.3 在供应链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 第50-51页 |
5.3.4 建立通畅的信息互动渠道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