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5-17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安徽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二、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第20-21页 |
三、安徽省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安徽省碳排放量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一、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 第24-26页 |
二、安徽省碳排放量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三、安徽省碳排放量EKC研究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 第32-35页 |
一、LMDI分解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二、分解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安徽省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的脱钩效应分析 | 第35-38页 |
一、Tapio脱钩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二、脱钩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基本方法介绍 | 第39-42页 |
一、协整检验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42-47页 |
一、变量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42页 |
二、协整检验分析 | 第42-44页 |
三、状态空间模型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行产业低碳化 | 第49页 |
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 第49-50页 |
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 第50页 |
四、提倡低碳消费,鼓励低碳生活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附录A 1995-2013年GDP、人均GDP、总人口、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 第52-53页 |
附录B 1995-2013年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及九种能源消费占比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59页 |